畫蛇添足[ huà shé tiān zú ]
解釋:意為做了多余的事,非但無益,反而不合適,借以比喻虛構事實,無中生有。
出處:《戰國策·齊策二》。
2. 守株待兔[ shǒu zhū dài tù ]?
解釋:株:露出地面的樹根。原比喻希圖不經過努力而得到成功的僥幸心理。現也比喻死守狹隘經驗,不知變通。
出處:《韓非子·五蠹》記載:戰國時宋國有壹個農民,看見壹只兔子撞在樹根上死了,便放下鋤頭在樹根旁等待,希望再得到撞死的兔子。
3. 黔驢技窮[ qián lǘ jì qióng ]?
解釋:黔:今貴州省壹帶;技:技能;窮:盡。比喻有限的壹點本領也已經用完了。
出處:唐·柳宗元《三戒·黔之驢》
4. 葉公好龍[ yè gōng hào lóng ]?
解釋:葉公:春秋時楚國貴族,名子高,封於葉(古邑名,今河南葉縣)。比喻口頭上說愛好某事物,實際上並不真愛好。
出處:漢·劉向《新序·雜事》記載:葉公子高非常喜歡龍,器物上刻著龍,房屋上也畫著龍。真龍知道了,來到葉公家裏,把頭探進窗子。葉公壹見,嚇得拔腿就跑。
5.?刻舟求劍[ kè zhōu qiú jiàn ]
解釋:比喻人的眼光未與客觀世界的發展變化同步,也比喻辦事刻板,拘泥而不知變通。
出處:《呂氏春秋·察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