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感恩的成語——答案:感恩戴德、感激涕零、感恩圖報、感激不盡、千恩萬謝、退避三舍、結草銜環、銜環結草、飲水思源、慈烏反哺、反哺之情。
1、感恩戴德
gǎn ēn dài dé
解釋戴:尊奉,推崇。感激別人的恩惠和好處。
出處《三國誌·吳誌·駱統傳》:“今皆感恩戴義,懷欲報之心。”
結構聯合式。
用法現多用作貶義;表示諷刺。壹般作謂語、定語。
辨形戴;不能寫作“代”。
近義詞感激涕零、感恩圖報
反義詞恩將仇報、忘恩負義
辨析~與“感激涕零”有別:~只指感激並側重於內心;“感激涕零”還指感激的程度並側重形容外部表情。
例句爺爺多虧這位解放軍戰士的搭救才沒發生意外;我們全家對他~;永世難忘!
2、感激涕零
gǎn jī tì líng
解釋涕:眼淚;零:落。因感激而流淚。形容極度感激。
出處唐·劉禹錫《平蔡行》詩:“路旁老人憶舊事,相與感激皆涕零。”
結構補充式。
用法形容極其感激。壹般作謂語。
近義詞感恩圖報、感激不盡
反義詞忘恩負義、恩將仇報
辨析~與“感恩戴德”有別:~指感激的程度深;側重形容外部表情;“感恩戴德”只指感激;側重於內心。
例句對於解放軍戰士的救命之恩;被救的小學生全家真是~。
3、感恩圖報
gǎn ēn tú bào
解釋圖:設法。感激別人的恩情而想辦法回報。
出處宋·曾鞏《寄歐陽舍人書》:“其感與報,宜若何而圖之。”
結構連動式。
用法用於人。壹般作謂語。
辨形圖;不能寫作“塗”。
近義詞感恩戴德、感激涕零
反義詞忘恩負義、恩將仇報
例句我又不是他們孝子;為甚要走?我以後留在闖王大旗下~;決不三心二意。
4、感激不盡
gǎn jī bù jìn
解釋感激的心情沒有窮盡。形容非常感激。
出處明·馮夢龍《喻世明言》卷八:“驛官傳揚都督之命,將十千錢贈為路費,又備下壹輛車兒,差人夫送至姚州普淜驛中居住,張氏心中感激不盡。”
結構補充式
用法作謂語、賓語;指非常感激
近義詞萬分感激
反義詞深惡痛絕
例句清·吳趼人《九命奇冤》第22回:“事先多承關照,已是感激不盡了。”
5、退避三舍
tuì bì sān shè
解釋舍:古時行軍計程以三十裏為壹舍。主動退讓九十裏。比喻退讓和回避,避免沖突。
出處《左傳·僖公二十三年》:“晉楚治兵,遇於中原,其辟君三舍。”
結構補充式。
用法用作貶義;形容個人或集團變壞。壹般作謂語、定語。
正音舍;不能讀作“shě”。
辨形避;不能寫作“蔽”。
近義詞委曲求全
反義詞針鋒相對、鋒芒畢露
例句
(1)晉楚兩國在城濮交戰時;晉文公重耳命令晉軍~。
(2)可見二位仁兄的學問;不但本校眾人所不能及;即使天下文才;也當~哩!
6、結草銜環
jié cǎo xián huán
解釋結草:把草結成繩子,搭救恩人;銜環:嘴裏銜著玉環。舊時比喻感恩報德,至死不忘。
出處《左傳·宣公十五年》:“及輔氏之役,顆見老人結草以亢杜回,杜回躓而顛,故獲之。”唐·白居易《贖雞》詩:“莫學銜環雀,崎嶇謾報恩。”
結構聯合式
用法比喻感恩戴德;至死不忘。又作“銜環結草”。多用於書面語。含褒義。壹般作謂語、賓語、定語、狀語。
正音結;不能讀作“jiē”。
辨形銜;不能寫作“街”。
近義詞感恩報德、飲水思源
反義詞以德報怨、忘恩負義
例句感激先生的救命之恩;日後我壹定~;以死相報。
7、飲水思源
yǐn shuǐ sī yuán
解釋喝水的時候想起水是從哪兒來的。比喻不忘本。
出處北周·庾信《徵調曲》:“落其實者思其樹,飲其流者懷其源。”
結構連動式。
用法含褒義。壹般作謂語、賓語。
正音飲;不能讀作“yìn”。
辨形源;不能寫作“原”。
近義詞追本窮源
反義詞翻身忘本
例句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我們應~;不忘自己肩負的責任。
8、慈烏反哺
cí wū fǎn bǔ
解釋慈:奉養;慈烏:烏鴉的壹種,相傳能反哺其母;返哺:烏雛長大,銜食哺其母。比喻子女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
出處元·無名氏《薛苞認母》第二折:“常言道馬有垂韁,犬有那展草,踹踏街心,慈烏反哺。”
結構主謂式
近義詞慈烏返哺
例句~,有母子愛。 ◎阿英《花鳥爭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