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盡可夫是壹個成語,意思是所有人都能為所欲為,沒有原則和底線。
壹、成語起源
"人盡可夫"的成語來源於《三國演義》中的故事。《三國演義》講述了東漢末年到三國時期的戰爭和歷史故事,其中涉及了很多英雄豪傑和權力鬥爭。
這個成語源於曹操的壹句話:“權謀之士,當使得人盡可夫也。”後來,“人盡可夫”這個成語成為了當下使用廣泛的表述。
二、成語含義
"人盡可夫"是壹個貶義詞語,作為評價人或行為的用語,表明人沒有原則、沒有底線、可以為達到目的而不擇手段,甚至違法犯罪。
三、成語的運用
"人盡可夫"通常用於描述那些黨派政治裏手為了權利和效力的野心,為其自己設定的目標而背離正道,背棄人性情感。
它又常見於社會輿論中,用於對某些不道德行為以及腐敗、權錢交易等現象進行批判。人被視作是最基本的道德標準之壹,如果連人都對我們毫不尊重,那麽任何行為都不能指望是基於仁愛和信任的。以此反過去來說,家庭、公司、政府等也應該這樣做。
四、例句
1.他玩弄權術,把自己的私利放在了國家和人民之上,真的是人盡可夫了!
2.這個公司為了達到目的不擇手段,做得真是人盡可夫啊!
3.在市場經濟時代,某些商人為了賺錢不擇手段,行為十分可惡,簡直就是人盡可夫。
五、類似成語
1.無所不用其極:表示行為違背常理甚至超越極限,為達到目的不惜做出所有的事情。
2.竭澤而漁:指人貪欲太大,而過多使用資源導致資源短缺。
3.落井下石:借機加以攻擊侵害別人依托造成更大的損失或滴水不漏的借機進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