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記·留侯世家》:“父以足受,笑而去。良殊大驚,隨目之。父去裏所,復返,曰:‘孺子可教矣。’”
張良與韓信、蕭何,並稱為“漢初三傑”。劉邦曾說:“夫運籌策帷帳之中,決勝於千裏之外,吾不如子房。”劉邦稱贊張良有雄才大略,張良在小小的軍帳之內做出的正確部署,決定了千裏之外戰場上的勝利。
張良在年輕的時候,曾巧遇壹位老人。老人的壹只鞋掉到了橋下,他要張良幫他把鞋子撿上來。張良把老人的鞋撿上來之後,老人對張良說:“來,給我穿上。”張良恭敬地幫老人把鞋穿好。老人沒說壹句感謝的話,便向前走了。走了壹裏多路以後,老人又返回來找張良。他對張良說:“小夥子,看來妳是很有前途的人,值得我來指教。五天之後的黎明,我們在這裏再相見。”
五天之後,天剛剛亮,張良便向橋邊走去。可是,老人比他還要早。等候在橋邊的老人責備張良來得太晚,說:“年輕人怎麽能比老人來得更晚呢?今天妳遲到了,五天之後妳再來吧。”
又過了五天,張良這次起得更早了。公雞喔喔啼的時候,他來到了橋邊。老人已經站在橋上等他了。張良慚愧地看著老人,老人對他擺擺手:“妳回去吧,五天之後再來。”
張良下定決心壹定要比老人早到。半夜,月兒正掛在天上的時候,張良就來到了橋上等候。過了壹會兒,老人也來了。老人高興地說:“這樣做才對啊!”老人從懷裏掏出壹部書,鄭重地交到張良手上,並告訴張良,他叫黃石公。黃石公指著這部書說:“《太公兵法》是當年姜太公輔佐周武王滅商的時候用兵的策略,妳好好地研讀它,就可以輔佐未來的天子建功立業了。”
張良悉心研究《太公兵法》,最終成為劉邦的重要謀士,為漢朝的建立立下了顯赫的功勞。
“孺子可教”就來自這個故事。“孺子”是指小孩子。這個成語後來形容年輕人有出息,可以造就。
——本文選自《中國老故事:成語故事》(廣西師大出版社,2019年4月,親近母語編寫)
從五帝夏商周到唐宋元明清,以清晰的歷史朝代為脈絡,精心遴選300余個成語;
100余幅生動精美的手繪插圖;
5—8歲親子***讀,極佳的親子***讀讀本;
8歲以上獨立閱讀,生字難字全部註音;
“親近母語”團隊精心編創,以優美、流暢的現代母語重述,以現代價值解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