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裏洋場指舊上海租界或租界的繁華景象,是晚清統治階級喪失金錢和土地的屈辱象征。
1845年在上海縣以北的洋涇浜北岸(今延安東路)建立英租界,1848年在蘇州河北岸虹口建立美租界,1849年在上海縣與洋涇浜之間的土地上也建立法租界。這些租界是為了避免中外沖突而指定和建立的。因為當時外國人叫“洋人”,中國人稱之為“洋場”。
“十裏”這個名字壹般被認為只是壹個虛詞,意為大;有人認為美租界是沿著蘇州河兩岸發展起來的。英租界和法租界南起何澄河(今人民路),西至周靜河、泥城河(今西藏南路、西藏中路),北、東分別為蘇州河、黃浦江,周長約十裏,故稱“十裏洋場”。之後,雖然租界面積幾經擴大,但“十裏羊場”的名稱壹直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