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裏送鵝毛》
《曹沖稱象》
《三顧茅廬》
《聞雞起舞》
《磨杵成針》
《刻舟求劍》
《壹諾千金》
《守株待兔》
《狐假虎威》
《鑿壁偷光》
1.《千裏送鵝毛》
唐朝時候,地方官吏經常要向皇帝進貢禮物。雲南地方上有個行政長官要送件禮物給皇帝,他心想:皇帝不缺金銀珠寶,要送也得送個稀罕的。最後,他決定進貢壹只天鵝。他派壹個名叫緬伯高的人,用竹簍背上壹只天鵝,前往京城長安。緬伯高跋山涉水,日夜兼程,走了好多天,來到了沔陽湖(在今湖北省境內)邊。在這許多天裏,天鵝沒下過水,渾身都臟兮兮的。緬伯高放下竹簍,抱出天鵝要給它洗洗澡。不料,天鵝壹縱,掙脫了他的懷抱,撲棱壹聲,振翅要飛。緬伯高下意識地伸出手去抓了壹把,只抓下了壹根羽毛,眼睜睜地看著天鵝飛走了。緬伯高又著急又害怕,傷心地大哭了壹場。後來,他急中生智,懷揣著那根羽毛,趕往都城長安。
多日後,緬伯高終於來到了長安,隨著各地前來進貢的使臣去見皇帝。輪到緬伯高時,他手捧羽毛走上前去,為皇帝唱了壹首歌:“天鵝貢唐朝,山高路途遙。沔陽湖失去,倒地哭號啕。上復聖天子,可饒緬伯高。禮輕情意重,千裏送鵝毛。”皇帝莫名其妙,緬伯高隨即講出事情原委。聽到這裏,皇帝連聲說:“緬伯高千裏送鵝毛,難能可貴!難能可貴!”緬伯高的才華和機智博得了皇帝的歡心,皇帝不但沒有處罰他,反而獎賞給他很多東西。
後來,人們就用“千裏送鵝毛”這個成語,比喻禮物雖然很小,但是情意卻很深重。有時與“禮輕情意重”連用。
2.《曹沖稱象》
很久很久以前,有壹個聰明的小孩,名叫曹沖,曹沖的爸爸是個大官。
有壹天,外國人送給他壹只大象,他很想知道這只大象有多重,於是就對手下的官員說:”妳們想辦法把大象稱壹稱,我想知道它有多重。”這可是壹件難事,大象是陸地上最大的動物,怎麽稱它?手下的官員開始使勁想,沒有那麽大的秤,人也沒有那麽大的力氣把大象擡起來,這可怎麽辦啊!大家都圍著大象發愁,誰也想不出稱象的辦法。
這個時候,跑出來壹個小孩子,站到大人面前說:“我有辦法,我有辦法!”官員們壹看,原來是曹沖,大家心裏在想:哼!大人都想不出辦法來,壹個五歲的小孩子,會有什麽辦法!而且大象這麽重,他怎麽可能想到辦法稱它呢!
可是千萬別瞧不起小孩子,這小小的曹沖就是有辦法。他想的辦法,就連大人也想不出來。
他爸爸就說:“妳有辦法快說出來讓大家聽聽。”
曹沖說:“我稱給妳們看,妳們就明白了。”
他叫人把大象牽了過來,跟著他到河邊去。他的爸爸,還有那些官員們都很奇怪,曹沖去河邊幹什麽呢?大家都想看看他到底怎麽稱大象,就壹起跟著來到河邊。河邊正好有只空著的大船,曹沖說:“把大象牽到船上去。”
大象上了船,船就往下沈了很多。曹沖說:“在船挨著水的地方畫壹條線做記號。”記號劃好了以後,曹沖又叫人把大象牽上岸來。這時候大船空著,就往上浮起來很多。
大家看著,壹會兒把大象牽上船,壹會兒又把大象牽下船,心裏想:“這孩子在玩什麽把戲呀,他這樣怎麽能稱出大象有多重呢?”
接下來曹沖叫人搬了很多石塊過來,裝到大船上去,搬了很多很多,大船又慢慢地往下沈了。
曹沖看見船上的記號到了水面,就大喊:“行了行了!不要再搬啦!”就叫人把石塊壹塊塊搬下船來。這時候,大家明白了:石頭裝上船和大象裝上船,那船下沈到同壹個記號的地方,這時候,石頭和大象是壹樣重的;再把這些石塊稱壹稱,把所有石塊的重量加起來,就是大象的重量了。
大家都說,這辦法看起來簡單,可是要不是曹沖做給大家看,大人還真想不出來呢。所有的官員還有曹沖的爸爸都豎起大拇指說:“曹沖真聰明!”
3.《三顧茅廬》
東漢末年,中原各地都在打仗。每股勢力都想壯大自己,成為國家的唯壹統治者。其中有位叫劉備的英雄,他看到國家四分五裂,百姓被戰爭折磨,很想建立壹個能讓百姓安居樂業、沒有戰亂的國家。但是,劉備的勢力很薄弱,他身邊只有兩個能征善戰的好兄弟——關羽和張飛,而缺少有智謀的人幫助他。
後來,有人向劉備推薦諸葛亮,說他才華過人、智謀深遠,如果誰能得到他的幫助,就可以平定天下了。劉備聽了很高興,於是派人打聽諸葛亮的消息。那時,諸葛亮住在隆中的壹間茅草屋裏,過著悠閑的隱居生活。為了能得到諸葛亮的幫助,劉備帶著豐厚的禮物,在關羽和張飛的陪同下,壹起去請諸葛亮。
他們到了諸葛亮的家門口,劉備親自去敲門。不巧,諸葛亮不在家!劉備只好失望地回去了,但他仍不放棄請諸葛亮的念頭。
有壹天,劉備聽說諸葛亮回家了,就急忙帶著關羽和張飛再壹次去拜訪。那時正是冬天,北風“呼呼”地刮著,還下著大雪。劉備冒著雪,走了很遠的路,希望能用自己的誠意打動諸葛亮。可是,這壹次諸葛亮又沒在家。劉備只好留下壹封信,離開了諸葛亮的茅草屋。
過了些日子,劉備準備再次去請諸葛亮。這時,關羽和張飛都勸他不要去了,他們都覺得劉備沒必要對諸葛亮這麽恭敬。劉備卻說:“對於有才能的人,就要用尊敬的態度。”然後,又和關羽、張飛第三次去請諸葛亮。
這壹次,他們來到諸葛亮家時已經是中午了,書童說,諸葛亮正在午睡。劉備沒有打擾他,而是恭敬地站在門口等諸葛亮醒來。劉備在門外等了很久,太陽曬得他滿頭大汗。關羽和張飛都心疼地勸劉備到陰涼的地方坐下休息,可劉備覺得,那樣不足以表示他對諸葛亮的敬意,於是他堅持守在門口。
諸葛亮醒來後,聽說劉備為了不影響他休息,已經在門口站了幾個小時,心裏非常感動,趕快出門去迎接劉備。諸葛亮邀請劉備到自己的書房討論國家大事,他們發現倆人有著***同的目標:建立壹個讓百姓安居樂業、沒有戰亂的國家。於是,諸葛亮決定接受劉備的邀請,幫助劉備建立蜀漢政權。
劉備三次拜見諸葛亮,用自己的真誠打動了他,才得到了諸葛亮的輔佐。在此後的幾十年裏,諸葛亮用自己的才智幫助劉備使蜀漢政權成為當時最強大的勢力之壹。
4.《聞雞起舞》
晉代有壹位的將軍,名叫祖逖。他文韜武略,忠心愛國,是壹位倍受尊敬的人。
可是,祖逖小時候卻是個淘氣的孩子。他不愛讀書習武,整天只喜歡到處去玩。
祖逖長大後,看見國家衰落,連年征戰,百姓的日子非常艱苦。但是,他力量微薄,學問又淺,什麽忙也幫不上。
為了能改變國家的現狀,祖逖開始發奮讀書,認真學習,從書中汲取了豐富的知識,學問大有長進。
祖逖還經常去當時的首都洛陽,向有學問的人請教。認識他的人都說:“祖逖將來會是國家的棟梁。”
在祖逖24歲的時候,有人推薦他去做官,但他覺得自己的學問還不夠,就沒有答應,而是繼續努力讀書。
祖逖有個好朋友叫劉琨,他和祖逖壹樣,都希望早日平定戰亂,讓國家強大,讓百姓過上好日子。兩個人每次在壹起談論國家大事,都會不知不覺談到很晚,就在壹張床上休息。
第二天早上,他們又會壹起練劍習武,為將來報效祖國做好準備。
壹天半夜,祖逖在睡夢中聽到雞叫聲,便爬起來對劉琨說:“公雞在叫我們起床,現在就去練劍怎麽樣?”劉琨欣然同意了。
從此以後,祖逖和劉琨約定,每天聽到雞叫聲就起床練劍。不管刮風下雨,不管酷暑嚴冬,從來沒有間斷過。
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長期的刻苦練習,祖逖與劉琨都成為既能寫得壹手好文章,又能帶兵打勝仗的文武全才。
聞雞起舞的故事告訴我們:只有通過堅持不懈的努力,才有可能獲得成功。我們要向祖逖和劉琨學習喲!
5.《磨杵成針》
李白是唐朝有名的詩人。據說他年輕的時候,讀書進步得很慢,他心裏就不耐煩起來。有壹天,他出門去玩兒,看見壹個老婆婆蹲在小溪旁邊,拿著壹根鐵棒在石頭上磨。李白覺得很奇怪,就問:“老婆婆,妳這是幹什麽?”老婆婆頭也不回,壹邊磨她的鐵棒,壹邊回答說:“我在磨繡花針!”李白更奇怪了,又問:“這麽粗的鐵棒,能磨成繡花針嗎?”老婆婆說:“我今天磨,明天磨,鐵棒只會越磨越細,哪怕它磨不成繡花針!”李白聽了老婆婆的話,心裏像開了竅。他從此刻苦用功,果然成了壹個很有文才的人。
“磨杵成針”就是從這個故事來的。這個成語說明只要下苦功夫,壹定能得到成功。所以常有人說:“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