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個人的嘴被三條膠帶粘上了的成語是三緘其口。
拼音:[ sān jiān qí kǒu ]
釋義:容說話十分謹慎,不肯或不敢開口。
出處:《太公金匱》:“武王問:‘五帝之戒;可得聞乎?’太公曰:‘黃帝雲:予在民上;搖搖恐夕不至朝。故金人三緘其口;慎言語也。’”
近義詞:壹言為定?道路以目?言必有據
反義詞:信口雌黃?口若懸河?信口開河
造句:
1、無論怎麽問,他就是三緘其口,不願透露任何訊息。
2、在這種高壓統治下,莫怪大家對許多事都三緘其口。
3、當問他為什麽虐待兒子時,他三緘其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