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所未聞 ( wén suǒ wèi wén )
解 釋 聞:聽聞 聽到了從來沒有聽到過的事。形容事物新奇罕見。
出 處 《史記·酈生陸賈列傳》:“至生來,令我日聞所未聞。”
用 法 動賓式;作謂語、賓語、定語;指道理、內容等
示 例 今日見了紫菱姐姐飛來飛去,業已奇極;誰知還有海外這些異事,真是~。 清·李汝珍《鏡花緣》第六十回。 這些奇談怪論,簡直~。
近義詞 見所未見
反義詞 司空見慣、習以為常
燈 謎 單間;廣播新節目
英 文 unheard-of <have never even heard of; unpredented>
典 故 西漢初年,漢高祖劉邦派幕僚陸賈去賜給尉他南越王印授。尉他雖是中原人,久居南越稱王,不願幫助中原人誅暴除逆。陸賈勸慰他早日歸順漢王,說中國人多地大,土地肥沃,物產豐富,政令統壹。尉他聽到這些聞所未聞的事後就歸順。
2. 形容從來沒有過的成語破天荒 指從來沒有出現過的事。
無中生有 道家認為,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把沒有的說成有。比喻毫無事實,憑空捏造。
聞所未聞 聞:聽到。聽到了從來沒有聽到過的事。形容事物新奇罕見。
得未曾有 從來沒有過。
前所未有 從來沒有過的。
史無前例 歷史上從來沒有過的事。指前所未有。
前無古人 指以前的人從來沒有做過的。也指空前的。
見所未見 看到從來沒有看到過的。形容事物十分稀罕。
前所未聞 從來沒有聽說過。
杳無人跡 杳:不見蹤影;跡:腳印。連壹個人的腳印也看不到。形容地方非常荒涼、偏僻,從來沒有人去過。
見所不見 看到從來沒有看到過的。形容事物十分稀罕。同“見所未見”。
前古未聞 指從來沒有聽說過。
空前絕後 從前沒有過,今後也不會再有。誇張性地形容獨壹無二。
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 指空前絕後。亦用作諷刺。
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指空前絕後。亦用作諷刺。同“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
3. 從來沒有過的成語前所未有、史無前例、前無古人、子虛烏有、空前絕後。
壹、前所未有
釋義:以前從未有過的。表示某種新出現的事物。
出處:宋 徐度《卻掃編》下卷:“而鄧樞密洵武以少保領院而不兼節鉞,前所未有也。”
白話釋義:而鄧樞密洵武以少保兼任院而不兼任節度使的旌節,前所未有的。
示例:社會主義制度的建立在中國歷史上是前所未有的偉大變革。
二、史無前例
釋義:前例:以前的事例。歷史上從來沒有過的事。
出處:清 丘逢甲《嶺雲海日樓詩抄》:“牢落文章第壹人,天門垂翅竟何因?百年記註無前例,萬事樞機有要津。”
白話釋義:牢落文章第壹人,天門垂下翅膀究竟為什麽?百年記註沒有先例,萬事關鍵有重要地位。
示例:雖說並非史無前例,但進展到這階段下達禁令實屬罕見。
三、前無古人
釋義:以前從來沒人做過的;即空前未有的。
出處:唐 陳子昂《登幽州臺歌》:“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
白話釋義:先代的聖君,我見也沒見到,後代的明主,要等到什麽時候。
示例:三峽工程,是我國前無古人的偉大事業。
四、子虛烏有
釋義:指實際上並不存在的事物(子虛、烏有:人名)。
出處:漢 司馬相如《子虛賦》:“楚使子虛使於齊,王悉發車騎,與使者出畋。畋罷,子虛過奼烏有先生,亡是公存焉。”
白話釋義:楚王派子虛出使齊國,王全部征發戰車和騎兵,和您外出打獵。打獵完畢,妳虛度奼烏有先生,亡是公還在。
示例:這個說法純屬子虛烏有,千萬不能輕信。
五、空前絕後
釋義:空:空白;絕:斷絕。以前沒有過;以後也沒有。指從古到今非常突出;獨壹無二的事物。
出處:宋 朱象賢《聞見偶錄 男服從軍》:“古之木蘭,以女為男,代父從軍,十二年而歸,同行者莫知其為女子,詩歌美之,典籍傳之,以其事空前絕後。”
白話釋義:古代的木蘭,因為妳是男人,代替父親從軍,十二年才回家,同行的人都知道它是女子,詩歌美的,典籍記載的,因為這件事空前絕後。
示例:王先生此次將價值數億元家產捐出來的義行,當是空前絕後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