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之所指,心之所至,謂之心如所願,心想事成”的意思是:“為要了解宇宙的奧秘,達到對事物真相的認識,只須返視探求自己的心性良知即可。”
這句話其實是《王陽明心學》的體現,正所謂“心外無物”、“心外無理”。
擴展資料
“陽明心學”又稱王學、心學,作為儒學的壹門學派,最早可推溯自孟子,是由王守仁(王陽明)發展的儒家學說。
根據王守仁壹生中的經歷,其受到道家的影響明顯多於佛家,但其終究不離儒學本質,王守仁繼承陸九淵強調“心即是理”之思想,反對程頤、朱熹通過事事物物追求“至理”的“格物致知”方法,因為事理無窮無盡,格之則未免煩累,故提倡“致良知”。
從自己內心中去尋找“理”,“理”全在人“心”,“理”化生宇宙天地萬物,人秉其秀氣,故人心自秉其精要。在知與行的關系上,強調要知,更要行,知中有行,行中有知,所謂“知行合壹”,二者互為表裏,不可分離。知必然要表現為行,不行則不能算真知。
心學,作為儒學的壹門學派。最早可推溯自 ? 孟子,而北宋 ? 程顥開其端,南宋 ? 陸九淵則大啟其門徑,而與 ? 朱熹的理學分庭抗禮。
至明朝,由 ? 王守仁(號陽明,下文 ? 王陽明即此人)首度提出“心學”兩字,並提出心學的宗旨在於“ ? 致良知”,至此心學開始有清晰而獨立的學術脈絡。
其中心學最著名者六人,據黃宗羲《明儒學案》載:“南中之名王氏學者,陽明在時,王心齊、黃五嶽、朱得之、戚南玄、周道通、馮江南,其著也。”?
心學最不同於其他儒學者,在於其強調生命的過程,中國的聖人 學問開始“哲學化”,而有新儒家的誕生。不過回歸成聖的本來面目,這才是儒家能對混亂的世局與世人能展開的貢獻。
陽明學是明朝中晚期的主流學說之壹,後傳於日本,對日本及東亞都有較大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