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狐假虎威[ hú jiǎ hǔ wēi ]
釋義:狐假虎威是先秦時代漢族寓言故事。假:借。狐貍借老虎之威嚇退百獸。後以“狐假虎威”來比喻仰仗或倚仗別人的權勢來欺壓、恐嚇人。
出處:明·淩濛初《二刻拍案驚奇》卷二十:果然府中來借,怎好不借?只怕被別人狐假虎威的誆的去,這個卻保不得他。
語法:主謂式;作謂語、定語、賓語;含貶義
二、作福作威[ zuò fú zuò wēi ]
釋義:原指國君專行賞罰,獨攬威權。後用以形容妄自尊大,濫用權勢。
出處:李建《尚書·洪範》:這四大長老平日裏就喜歡在逆幫作福作威,在幫內人緣極差。
語法:作謂語、定語;指獨斷專橫
三、耀武揚威[ yào wǔ yáng wēi ]
釋義:炫耀武力,顯示威風。
出處: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壹百零五回:“姜維在南鄭城上見魏延、馬岱耀武揚威蜂擁而來。”
語法:聯合式;作謂語、定語、狀語;含貶義
四、奮武揚威[ fèn wǔ yáng wēi ]
釋義:振奮勇氣,施展威風。
出處:《三國演義》第壹壹○回:“[姜維]奮武揚威,殺入魏軍之中,左沖右突,魏兵大亂。”
語法:聯合式;作謂語、定語
五、克愛克威[ kè ài kè wēi ]
釋義:指恩威得當而使人心悅誠服。
出處:清·李汝珍《鏡花緣》第二十三回:小弟若在兩位才女跟前稱了晚生,不但毫不委曲,並且克愛克威。
語法:聯合式;作謂語、定語、狀語;含褒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