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是原指與現實社會隔絕、生活安樂的理想境界。後也指環境幽靜生活安逸的地方。
故事內容為:東晉太元年間,武陵壹位漁夫只身劃船進入壹山洞,發現壹座桃源。這裏的居民男耕女織,大人小孩均參加勞動,沒有賦稅和徭役,人們的關系十分淳樸親切,到處是壹片安樂祥和的氣氛,與外面的世界隔絕。漁人在這裏受到人們的熱情款待,他住了幾天,回去後報告了太守。當太守派人再去尋找“桃源”時,卻怎麽也找不到了。
成語出自東晉文學家陶淵明所作的《桃花源記》。
近義詞為:洞天福地
反義詞為:人間地獄
成語造句:這山谷桃花盛開,景色迷人,活像陶淵明筆下的世外桃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