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危成語:高而不危
“高而不危”這個成語出自於《論語·泰伯》,是孔子對泰伯的評價。泰伯是周文王的庶長子,德行素著,在兄弟中排行老大。盡管他地位尊貴,但他並不因此而驕縱,而是始終保持著高尚的道德品質和行為規範,使得孔子稱贊他“可謂至德矣夫”。
“高而不危”這個成語的意思是,雖然地位高貴,但並不因此而產生危險。它表達了壹種高尚的道德境界和行為標準,即在任何情況下,都不能因為自己的地位、權力或財富而做出危險的事情,不能因為自己的高高在上而忽視他人的利益和感受。
這個成語的擴展資料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探討:
道德境界“高而不危”這個成語所體現的道德境界是高尚的。它強調了在擁有地位、權力或財富的同時,必須時刻保持清醒的頭腦和正直的品德,不因自己的高高在上而驕傲自滿,也不因他人的低微身份而輕視侮辱。這種道德境界是壹種尊重他人、關心他人、為他人著想的品質,是人類社會所需要的壹種美德。
行為標準“高而不危”這個成語所體現的行為標準也是高尚的。它要求我們在行為上始終保持謙虛、謹慎的態度,不因自己的地位、權力或財富而做出危險的事情。具體來說,這種行為標準包括以下幾個方面:不濫用權力:擁有權力的人應該時刻保持清醒的頭腦,不濫用權力,不以權謀私,不危害公***利益。
不驕縱自滿:雖然地位高貴,但不應該因此而驕縱自滿,而是要時刻保持謙虛、謹慎的態度,不斷學習和提高自己的素質。不忽視他人:不應該因為自己的高高在上而忽視他人的存在和利益,而是要尊重他人、關心他人、為他人著想。
不違法亂紀:任何人都應該遵守法律法規和社會公德,不違法亂紀,不危害社會安全和穩定。
個人修養“高而不危”這個成語所體現的個人修養也是高尚的。它要求我們在面對地位、權力或財富的誘惑時,始終保持冷靜和清醒的頭腦,不因這些誘惑而失去自我控制和自我修養。具體來說,這種個人修養包括以下幾個方面:自我約束:要時刻保持自我約束和自我控制,不因自己的欲望而做出危險的事情。
自我反省:要時刻進行自我反省和反思自己的行為和言語是否符合道德規範和行為標準。自我提高:要時刻保持學習和提高自己的素質和能力的態度,不斷進步和完善自己的人格。自我奉獻:要時刻保持為他人著想和服務社會的態度,為社會做出更多的貢獻和幫助他人。
總之,“高而不危”這個成語所體現的道德境界、行為標準和個人修養都是高尚的品質和行為規範。只有時刻保持謙虛、謹慎的態度和高尚的道德品質和行為規範,才能真正做到“高而不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