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還不錯。
語言作為文化的組成部分,不僅是文化的壹種表現形式,而且在更深層次上反映了人們的思維方式和認知方式。漢語是中國文化的組成部分,是中國文化的表現形式,是漢民族的思維和認知方式。習語作為語言的重要組成部分,體現了壹個民族的審美情趣和文化內涵。本文擬就漢民族的文化特征、思維方式、漢語成語的特點,以及成語作為研究對象在跨文化交際中的重要價值進行探討。
首先,深受孔子和老子思想影響的中國文化,特別強調人與人之間的和諧以及人與自然的關系,強調人與人之間的相互依存,被稱為“我們的文化”或“集體主義文化”。從孔子的仁愛,老子的“天人合壹”,墨子的“兼愛”“非攻”都可以看出來。這其實體現了壹種相關的思維。這種思維方式嚴重依賴經驗,無法將有經驗的人與客觀事實、數字或概念割裂開來。習慣於通過感知和經驗從事物之間的聯系和關系中把握認知對象。聯想思考者深深地參與到賦予他們成員資格的團體中。人們期望他們認同這個群體,並隨時準備以任何方式為這個群體做出貢獻。在人際交往中,為了避免破壞和諧的氣氛,他們傾向於使用含蓄委婉的表達方式,不喜歡直接坦率地表露自己的內心,對人的背景、關系和身份高度敏感,產生了高交際語境的特點。從語用上看,中國的成語非常多,使用頻率也很高。因為有時候使用成語可以用模棱兩可的方式向對方傳遞信息,避免直接說話帶來的尷尬。而且,只有具有相同文化背景的人才能充分理解成語的含義,所以才能更安全地傳遞信息,保證受眾的範圍和表達效果。成語的廣泛使用也表明中國人是壹個善於類比和聯想的民族,因為成語的意義是建立在壹種聯想思維的基礎上的,這種思維本質上是隱喻性的。
其次,成語在形式上也體現了民族特色。漢語成語多為四字或四音節,形式工整,易讀易記,節奏感強。有的還講究韻、美、意,富有韻味,如《提綱》。這與中國人在追求意境時強調雙重性、平衡的形式美和審美趣味密切相關。相比之下,西方的習語,尤其是英語中的習語,沒有正式的規則可循。有的,比如as……as……形式上統壹,講究詞的押韻,比如“忙得不可開交”、“瞎得像蝙蝠”、“好得像金子”,但這些只是少數。英語習語的概念其實是成語、諺語、俚語、慣用語、慣用語的混合體,形式多樣,不統壹。中國人善於具體描述事物,不使用抽象概括,這使得漢語成語具有形象化的特點,喜歡用壹些具體的動作和事物來代替抽象的含義。如《雕舟求劍》《等兔》。
第三,中國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為成語提供了豐富的來源。有的來自神話寓言,如《誇父追日》、《精衛填海》是《山海經》中的神話;“買竹簡還珍珠”和“走在邯鄲”都是出自韓非子和莊子的寓言。有的出自歷史故事和人物傳記,如《聞雞起舞》、《負荊請罪》分別出自《晉書》和《史記》;有的來自文學作品,如《論語》中的“溫故而知新”、《詩經》中的“有良知”;“上下”“壹塌糊塗”來自口頭諺語。但與其他民族相比,漢族受宗教文化的影響較小。世界三大宗教基督教、佛教、伊斯蘭教都沒有深入到中華文明的中心,所以源於宗教的漢語成語數量並不多。與之相對應的是,英語中大量的習語來自《聖經》和宗教儀式,如“眼對眼,牙對牙”,壞心眼;《古蘭經》在阿拉伯習語中占很大比例。
習語來源多樣,文化內涵豐富,民族特色和傳統突出,這使得習語在跨文化交際中容易造成理解障礙,從而影響交際效果和人際關系。因此,習語的研究在跨文化交際中起著重要的作用。
壹方面,成語本身的特點使其在理解上容易出現偏差:
1.成語的比喻意義往往使其字面意義與實際意義不壹致。它表達的是壹種比喻關系而不是詞義關系。如“瓜田李霞”和“管鮑奮進”,很難將它們與避嫌、深交、知心這兩層含義聯系起來。理解它往往需要壹定的文化基礎,而不僅僅是文字基礎。從更深層次來說,不同的思維模式導致了對成語的不同理解。漢語成語的理解應與中國文化和漢民族的風俗習慣及思維方式密切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