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竅不通的解釋是:竅:洞;這裏指心竅。壹竅都不是貫通的。比喻什麽都不懂;閉塞、愚鈍。感情色彩是貶義成語。結構是主謂式成語。繁體是壹_不通。拼音是yī qiào bù tōng。年代是古代成語。
關於成語壹竅不通的詳細內容,我們通過以下幾個方面為您介紹:
壹、出處 點此查看壹竅不通詳細內容
戰國呂不韋《呂氏春秋過理》:“殺比幹而視其心,不適也。孔子聞之曰:‘其竅通,則比幹不死矣。’”高誘註:“紂性不仁,心不通,安於為惡,殺比幹,故孔子言其壹竅通則比幹不見殺也。”
二、語法
壹竅不通主謂式;作謂語、定語;含貶義。
三、示例
雖然他是壹竅不通的渾蟲,可是雙橋鎮上並無“鎮長”之流的官兒,他也還明白。(茅盾《子夜》六)
四、成語故事
出處:《呂氏春秋 過理》殷紂王,是商朗的末代帝王,是壹個被老百姓所怨恨的暴君。他整日胡作非為,並不盡心朝政,沈湎於酒色,輕信寵紀擔己的讒言,過著荒淫無恥的生活。紂王有壹個臣子叫比幹,是壹位忠心的良臣。他看到紂王如此昏庸,心中十分著急,多次苦口婆心勸諫紂王改邪歸正,為民多做好事。有壹次,紂王聽信了妲己的話,下令殺害了無辜的梅伯,並要把梅伯剁成肉醬。比幹知道此事後,又急忙勸諫紂王,希望他不要聽信妲己的讒言,錯殺無辜,並說這樣下去是要亡國的。比幹壹連幾天極力勸諫紂王,引起了紂王的極大不滿。紂王憤怒地嚷道:“我早就聽說聖人的心有七竅,我要把他殺了,取出心來看個究竟!”紂王果真殺了比幹,並挖出了他的心。孔子說起這件事,感嘆道:“紂王心竅不通,如果通了壹竅,那麽比幹就不會被殺害了!”
壹竅不通的成語接龍
壹竅不通、通首至尾、尾生抱柱、柱天踏地、地平天成、成千上萬、萬事不求人、人生觀、觀山_水、水滿金山、山不讓土石
壹竅不通的成語翻譯
英語:not to know the first thing about$日語:全然(ぜんぜん)通(つう)じない$俄語:абсолютный профан $其他:etwas überhaupt nicht verstehen complètement bouché
壹竅不通相關成語
壹竅通,百竅通、壹通百通、財迷心竅、官迷心竅、鬼迷心竅、七竅玲瓏、三魂出竅、痰迷心竅、蠅聲蚓竅、濟竅飄風、七竅冒火、知機識竅、七竅生煙、蚓竅蠅鳴、七竅流血、三屍亂爆七竅生煙、三屍神暴跳七竅內生煙、普普通通、壹隙不通、串通壹氣
壹竅不通相關詞語
壹竅不通、不通壹竅、通竅、玄關壹竅、不識竅、壹隙不通、鼻竅、丹竅、竅竇、痕竅、後竅、竅瓠、九竅、訣竅、竅訣、開竅、竅坎、孔竅、窟竅、開了竅
壹竅不通的成語造句
1.他對技術壹竅不通,但在拉關系方面卻手眼通天,很有壹套。
2.他指責那些批評他的作品的人是對藝術壹竅不通。
3.包粽子我壹竅不通,但是吃粽子我行。
4.涉及到照顧孩子的事,她壹竅不通。
5.他只是個讀書人,對作生意可以說是壹竅不通。
6.我對這些社交遊戲壹竅不通。
點此查看更多關於壹竅不通的詳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