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恥下問是表示不以向比自己學識差或地位低的人去請教為可恥。那不恥下問這個 成語 有什麽精彩的 故事 呢?我為大家整理了不恥下問的 成語故事 ,希望大家喜歡。
不恥下問的成語故事
衛國有個大夫叫孔圉,聰敏好學,非常謙虛。孔圉後,衛國國君為了讓後人學習和發揚他的好學精神,特別賜給他壹個文的稱號。孔子有個學生名叫子貢,也是衛國人,他認為孔圉並不像人們所說的那樣好,不應得到那麽高的評價。
於是去問孔子:憑什麽賜給孔圉?文?的稱號?孔子說:孔圉非常勤奮好學,聰明靈活,而且經常向比自己地位低下的人請教,壹點兒也不感到羞恥。
不恥下問:指不以向學問或職位較低的人請教為恥。
《論語?公冶長》: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不恥下問的意思不恥下問b? chǐ xi? w?n
[釋義] 不恥:不以為恥辱;下問:降低身份請教別人。不以向比自己學識差或地位低的人去請教為可恥。形容虛心求教。
[語出] 《論語?公冶長》:?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正音] 問;不能讀作?w?n?。
[辨形] 恥;不能寫作?尺?。
[近義] 不矜不伐 謙虛謹慎 功成不居
[反義] 好為人師 驕傲自滿 居功自傲
[用法] 用作褒義。形容虛心求教。壹般作主語、謂語、賓語。
[結構] 動賓式。
[例句] 當幹部的要~;到下面去虛心聽取意見;了解問題。
用不恥下問 造句1) 妳如果要學習,就要不恥下問。主要包括主動學習觀點,認真求實觀點,能做到不恥下問。
2) 有強烈的求知欲望,虛心好學,不恥下問,不矯揉造作。
3) 古人雲"三人行,必有我師焉",因此,我們應該不恥下問。
4) 妳不但謙虛而且還不恥下問以及還在網上來征求答案。
5) 以昨天為鑒。以今天為樂。以明天為盼。永遠不恥下問最重要。
6) 要當壹個好幹部,必須深入群眾不恥下問。
7) 中國人盡避自信,但是並不自封自閉,能夠不恥下問而師夷。
8) 因為他不恥下問,所以他能把各種事情都處理得很好。
9) 就要不恥下問,要尊重別人,要誠實謙虛,虛懷若谷,不可自以為是,淺嘗輒止。
10) 要有求知的渴望,虛懷若谷,不恥下問的精神。
11) 我們壹直在講求公平,客觀,在講求不恥下問,然而,百分之九十九點九九九的人根本做不到。取而代之的,是人的頑固不化。
12) 孔子曰:?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13) 妳尋找它。在學習上應當不恥下問。
14) 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謂之?文?也。
15) 三人行,必有我師,只要肯放下架子,不恥下問,妳就可以學到許多新的知識。
16) 當幹部的要不恥下問,到下面去虛心聽取意見,了解問題。
17) 學而不厭,誨人不倦。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18) 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孔子
19) 孔子不恥下問,周公不恥下賤,故行成名著,後世以為聖。
20) 不恥下問,知錯則改,學而不厭,誨人不倦。
21) 要當壹個好幹部,必須深入群眾不恥下問。
猜妳喜歡:
1. 水落石出成語故事
2. 不屈不撓成語故事
3. 諱疾忌醫的成語故事
4. 不貪為寶的成語故事
5. 墨守成規成語故事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