覆水難收、反水不收、木已成舟、駟馬難追、壹言九鼎
壹、覆水難收
解釋:覆:倒。倒在地上的水難以收回。比喻事情已成定局,無法挽回。
出自:漢·範曄《後漢書·何進傳》:“國家之事易可容易?覆水不收,宜深思之。”
譯文:國家的事情容易容易?覆水不收,應該深思的。
語法:主謂式;作謂語、賓語、分句;比喻事情已成定局,無法挽回
近義詞木已成舟、反水不收、潑水難收、馬前潑水、駟馬難追
反義詞鸞飄鳳泊、破鏡重圓
二、反水不收
解釋:水已潑出去,不能再收回。比喻不可挽回。
出自:《後漢書·光武帝紀上》:“反水不收,後悔無及。”
譯文:返水不收,後悔也來不及。
語法:主謂式;作賓語、補語;比喻不可挽回
近義詞潑水難收、覆水難收
三、木已成舟
解釋:樹木已經做成了船。比喻事情已成定局,無法改變。
出自:清·李汝珍《鏡花緣》第三十四回:“如今木已成舟,也是林兄命定如此了。”
語法:主謂式;作謂語、定語、分句;中性詞
近義詞覆水難收、已成定局、米已成炊、木已成桌
反義詞變幻莫測
四、駟馬難追
解釋:壹句話說出了口,就是套上四匹馬拉的車也難追上。指話說出口,就不能再收回,壹定要算數。
出自:春秋·孔子《論語·顏淵》:“夫子之說君子也,駟不及舌。”《鄧析子·轉辭》:“壹言而非,駟馬不能追;壹言而急,駟馬不能及。”
示例:大丈夫壹言既出,~,豈有翻悔之理! ◎元·李壽卿《伍員吹簫》第三折
語法:主謂式;作分句;用於人
近義詞駟不及舌、壹言九鼎、覆水難收
反義詞蝸行牛步、言而無信
五、壹言九鼎
解釋:九鼎:古代國家的寶器,相傳為夏禹所鑄。壹句話抵得上九鼎重。比喻說話力量大,能起很大作用。
出自:西漢·司馬遷《史記·平原君列傳》:“毛先生壹至楚而使趙重於九鼎大呂。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強於百萬之師。勝不敢復相士。”
譯文:毛先生壹到楚國而使趙國重於九鼎大呂。毛先生以三寸不爛之舌,強於百萬之師。我不敢再看過。
語法:主謂式;作主語、謂語、定語;含褒義
近義詞金口玉言、言出如山、壹諾千金、出言如山、壹言為定、九鼎大呂、壹字千鈞、片言九鼎、駟馬難追
反義詞人微言輕、壹言難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