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魚和熊掌不可兼得:“魚是我想要的,熊掌也是我想要的;魚和熊掌不可兼得,魚和熊掌不可兼得。“本意不是說不能兼得,而是強調如果不能兼得,應該如何選擇。
2.好的東西不要太多,否則體現不出它的價值,就像壹山不容二虎,金字塔的頂端永遠是最稀有最珍貴的,意在提醒人們在面臨取舍時如何選擇。
3.孟子(約公元前372- 289),名柯,字,戰國中期魯國鄒(今山東鄒縣)人,離孔子故鄉曲阜不遠。他是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學說的繼承者,儒家思想的重要代表。相傳孟子是魯國貴族的後裔。他從小喪父,家境貧寒,是子思的學生。孟子完成學業後,以士的身份遊說諸侯,企圖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張,先後投奔梁(魏)、齊、宋、滕、魯。當時,幾個大國致力於豐富強兵,並通過暴力手段爭取統壹。孟子繼承了孔子的“仁”的思想,並發展為“仁政”的思想,稱為“亞聖”。
成語“魚和熊掌不可兼得”告訴人們,好東西不能太多,否則就不能顯示出它們的價值。“魚”和“熊掌”是妳在生活中經常遇到的困境。這時候妳要學會分清輕重,懂得放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