俯首貼耳的意思是形容甘心服從、絲毫沒有反抗之念。
俯首帖耳,漢語成語,拼音是fǔ shǒu tiē ěr,意思是形容恭順服從,屈卑馴服的樣子。出自《應科目時與人書》。
成語出處:唐·韓愈《應科目時與人書》:“若,搖尾而乞憐者,非我之誌也。”
成語用法:
聯合式;作謂語、定語、狀語;含貶義。
示例:
1、他們習慣於猛於虎的官威,以為老百姓只要壹加威嚇,便自會~。(郭沫若《少年時代·反正前後》)。
2、他只好~,唯命是從了。
3、景俯首帖耳,口不能道壹詞。——《聊齋誌異》
成語辨析:
(近義詞)俯首聽命、脅肩低眉、奴顏婢膝。
1、俯首聽命:漢語成語,拼音是fǔ shǒu tīng mìng ,意思是形容人馴服順從的樣子。出自《舊五代史·杜重威傳》。
2、脅肩低眉:漢語成語,拼音是xié jiān dī méi,意思是形容在人面前卑下的神情。出自《抱樸子·逸民》。
3、奴顏婢膝:漢語成語,拼音:nú yán bì xī,原指奴才壹樣滿臉堆笑的面容,婢女壹樣跪地求饒的樣子。在現代漢語中比喻人奴才相十足,低三下四、拍馬討好。該成語在句中多作謂語、定語、狀語;含貶義。最早出自於《抱樸子·交際》。
(反義詞)桀驁不馴、放蕩不羈。
1、桀驁不馴:漢語成語,讀音為jié ào bù xùn,比喻傲慢,性情暴躁不馴順,不服管教。出自東漢班固的《漢書·匈奴傳》。
2、放蕩不羈:漢語成語,拼音是fàng dàng bù jī,意思是放縱任性,不加檢點,不受約束。出自《晉書·王長文傳》。
俯首貼耳造句:
1、這幾位大臣在皇帝面前,總是俯首貼耳,唯命是從。
2、於是他就只好俯首貼耳,咕咕噥噥地說:“是,親愛的”。
3、她想讓她的男朋友總是對她俯首貼耳。
4、臣民們會俯首貼耳,像奴隸壹般侍奉我們。
5、她想讓她的男朋友總是對她俯首貼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