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明:汗滴如雨。形容出汗很多。
來源:宋?石普濟《五燈會元》卷四十七:“三冬汗如雨。”
問題2:為什麽年輕人汗如雨下?陰虛盜汗。
中醫認為“汗證”是由虛引起的,故稱“汗證”。虛汗可分為自汗和盜汗:自汗是指在清醒狀態下出汗增多;盜汗是指入睡後出汗,醒來後停止。自汗是氣虛引起的,即氣虛自汗;盜汗是陰虛引起的,也就是陰虛盜汗。
多汗主要造成四大危害:
首先是營養成分的流失。長時間出汗,人體內的鋅、硒、錳、鐵、銅等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逐漸流失,導致兒童生長發育延遲,成人體質下降。
二是免疫力下降。出汗多的人容易感冒、打噴嚏、鼻塞、流鼻涕或腹瀉。
第三是消化功能的減弱。表現為食欲差,厭食,消瘦,夜間磨牙。
第四是智力發展制約。孩子長時間出汗,體內必需元素慢慢流失,神經系統發育受到影響,註意力不集中,智力發育受到限制,記憶力下降,直接導致學習成績下降。
問題3:* * *時汗如雨下正常嗎?如果環境太熱,就是不正常。
* * *汗如雨下――動則汗出,陽虛。
問題4:這麽熱,汗流浹背,等著八月和秋天的到來才明白是什麽意思,猜猜八月和秋天是什麽動物,怎麽解釋。
動物是壹頭母牛
豐收在雨中揮汗如雨。
問題5:出汗是什麽意思?出汗,成語,渾身濕透。汗水流遍了我的後背。形容非常害怕或羞愧。現在也形容出汗多,衣服濕透。在句型中可以做謂語、定語、狀語;指渾身冒汗。類似於汗如雨下,汗如雨下。
問題6:壹點點運動怎麽能讓妳汗如雨下?出汗是人體排泄和調節體溫的壹種生理功能,但如果出汗的方式、汗液的量、顏色、氣味發生變化,則可視為某些疾病的前兆,應引起重視。以下是從中醫角度對壹些常見出汗現象的解釋:
自汗
並不是因為天氣悶熱,服用止汗劑等因素而經常出汗,也就是所謂的“自汗”。自汗多因肺氣虛弱,衛陽氣弱,津液外泄所致,故常伴有乏力、倦怠、氣短、畏寒等陽虛癥狀。多見於佝僂病患兒和甲亢患者。
盜汗
睡著了就流汗,醒來就流汗。盜汗多因陰虛導致陽亢,陰不控陽,津液出汗,故常伴有五心煩、失眠、口幹咽燥等癥狀。常見於肺結核浸潤患者。
韓戰
即寒戰後出汗是溫病過程中善惡鬥爭的壹種表現。出汗後退燒,脈搏不動,身體發冷,這是好現象,說明邪去了,元氣恢復了。如果出汗後四肢冰冷煩躁,說明正氣無敵,正氣隨虛弱而下,為危重病。戰汗多見於各種傳染病的早中期。
不費力地
是指病情危重時,正氣虛弱,陽氣即將起飛,大汗淋漓,伴有氣短、肢冷、脈象微弱,有時無危重,是陽氣將盡的標誌,多見於心力衰竭、虛脫患者。
頭部出汗
出汗僅限於頭部。多為上焦邪熱或中焦濕熱郁蒸所致,多見於陽明熱和濕熱證。如果是大病之後看到的,或者老人氣喘籲籲,汗流浹背,那多半是虛。比如大病末期額頭突然大量出汗,就是陰虛上沖,陰虛不能附陽,陰津隨氣而脫的危機。但是,孩子睡覺時頭上經常出汗。如果沒有其他癥狀,就不是癥狀。
部分出汗
俗稱“半身汗”。它位於左側或右側,上身或下身。都是因為風痰或風濕阻絡,或營防不暢,或氣血不和所致。多見於風濕病或偏癱患者。如果老年人出汗,這可能是中風的前兆。
冷汗
指因畏寒肢冷而出汗。出汗前無發熱,口不渴。常伴有精神萎靡、面色蒼白、便溏、小便長、脈緩、舌淡等感冒癥狀。多因陽虛、衛氣不足所致,也可因驚嚇所致。
另外,手心出汗往往是過於緊張;胸口出汗是想多了;那些經常在最輕微的運動中出汗的人要麽太肥胖,要麽太虛弱;糖尿病患者的汗味微香;肝硬化患者的汗液有壹種特殊的肝味。
多汗癥藥膳
(1)百合粥
【功效】潤肺止汗,適用於肺熱多汗。
【材料】百合20克,粳米50克,糖少許。
【用法】百合洗凈與大米同煮,熟時加入白糖煮10分鐘。
可以吃了,飽了。
百合味甘,微寒。潤肺止咳,寧心安神。
(2)黃囊粥
【功效】固表止汗,用於表虛自汗。
【材料】糯米20克,粳米50克,糖適量。
【用法】將糯米煎汁,用汁將米煮成粥,加糖調味,溫服。
黃甜,微溫。補氣升陽,固表止汗。
(3)浮小麥飲料
【功效】益氣固表止汗。
適用於兒童盜汗或白天睡覺出汗。
【材料】浮小麥15g,紅糖。
【用法】將100 ml浮麥汁煮沸,加入紅糖調味。
浮小麥又甜又涼。入心經。別流汗了。
(4)小麥山藥湯
【功效】益氣斂汗。
【材料】浮小麥15g,山藥15g,糖少許。
【用法】兩藥同煎取汁150ml,加糖調味。
每次50毫升,早晚1次。
(5)人參和腎臟
【功效】補虛斂汗。治療後虛弱引起的自汗或盜汗。
【材料】人參10g,當歸8g,
1豬腰,姜,蔥,鹽。
【用法】將人參、當歸切片,去腎盂,切碎。
和姜、蔥、鹽壹起放在鍋裏,加點水,煮到爛。
人參味甘,性平。補益元氣、肺脾、生津安神。
當歸味甘、辛、溫。補血活血。
(6)生地黃雞
【功效】滋陰止盜汗。
[藥材]生地> & 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