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zuò gāng zuò róu
解釋:指用各種方法進行勸說。
出處:《醒世姻緣傳》第五回:“又叫宅裏再暖出壹大瓶酒來與腳戶吃,做剛做柔的將腳戶打發散去。”又第四三回:“那禁子們做剛做柔的的解勸。”
近義詞:做好做歹、做歉做好
語法:作謂語、定語;指裝作好人或壞人
做鬼做神
拼音:zuò guǐ zuò shén
解釋:鬼鬼祟祟;使用欺騙的手段。
出處:清·吳敬梓《儒林外史》第四回:“商議定了,做鬼做神,來弄送我。”
近義詞:做神做鬼
語法:作謂語、定語;用於處事
做好做歹
拼音:zuò hǎo zuò dǎi
解釋:猶言好說歹說。指用各種方法進行勸說。
出處:《金瓶梅詞話》第九九回:“陸秉義見劉二打得兇,和謝胖子做好做歹,反他勸的去了。”
示例:叔齊只得接了瓦罐,~的硬勸伯夷喝了壹口半。
★魯迅《故事新編·采薇》
近義詞:作好作歹、做歉做好、做剛做柔
語法:作謂語、定語;指裝作好人或壞人
做好做惡
拼音:zuò hǎo zuò è
解釋:假裝做好人或惡人,以事應付。
出處:《水滸傳》第六二回:“兩個公人,壹路上做好做惡,管押了行。”
語法:作謂語;用於處事
做眉做眼
拼音:zuò méi zuò yǎn
解釋:擺臉色。
示例:他最愛~給別人看。
近義詞:擠眉弄眼
語法:作謂語、賓語;指做臉色
做歉做好
拼音:zuò qiàn zuò hǎo
解釋:比喻用各種理由或方式反復勸說。
出處:明·淩濛初《初刻拍案驚奇》卷十五:“眾人做歉做好,勸了他們回去。”
近義詞:做好做歹、做剛做柔
語法:作謂語、定語;指裝作好人或壞人
做人做世
拼音:zuò rén zuò shì
解釋:指在社會上立身行事。
出處:歐陽山《三家巷》二四:“咱倆都快要走進社會——做人做世了,妳怎麽還只管任性胡來呢!”又《苦鬥》六壹:“咱們來到這震南農場,原來不是想跟它做人做世,廝守壹輩了的。”
近義詞:做人做事
語法:作謂語、定語;用於處事
做人做事
拼音:zuò rén zuò shì
解釋:指在社會上立身處世。
出處:歐陽山《三家巷》:“咱倆都快要走進社會——做人做事了,妳怎麽還只管任性胡來呢!”
近義詞:立身處世
語法:作謂語、賓語、定語;用於處世
做神做鬼
拼音:zuò shén zuò guǐ
解釋:指鬼鬼祟祟;使用欺騙的手段。
出處:《紅樓夢》第四七回:“既這麽樣,怎麽不進來,以做神做鬼的?”
示例:張家是甚麽有意思的人!想起我前日這壹番是非,那裏是甚麽光棍!就是他的佃戶,商議定了,~,來弄送我。 ★《儒林外史》第四回
近義詞:裝神弄鬼、做鬼做神
語法:作謂語、定語;用於處事
做小伏低
拼音:zuò xiǎo fú dī
解釋:形容低聲下氣,巴結奉承。
出處:元·無名氏《莽張飛大鬧石榴園》第壹折:“妳只是裝著做小伏低,妳若是得空偷閑便擇離。”
示例:若召到蜀中,以部曲待之,劉備安肯~。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六十回
近義詞:低聲下氣、做小服低
語法:作謂語、定語;指甘居人下
做小服低
拼音:zuò xiǎo fú dī
解釋:形容低聲下氣,甘居人下。
出處:高陽《胡雪巖全傳·紅頂商人》:“壹方面是芙蓉柔順,甘於做小服低。”
示例:妳難道就壹輩子這樣~下去嗎?
近義詞:做小伏低
語法:作謂語、定語;指甘居人下
做壹日和尚撞壹日鐘
拼音:zuò yī rì hé shàng zhuàng yī rì zhōng
解釋:俗語。比喻遇事敷衍,得過且過。也有無可奈何,勉強從事的意思。
出處:明·吳承恩《西遊記》第十六回:“行者方丟了鐘杵,笑道:‘妳那時曉得,我這是做壹日和尚撞壹日鐘的。’”
示例:常言道:‘~,往後貞節輪不到妳身上了。’ ★《金瓶梅詞話》第二十六回
近義詞:做壹天和尚撞壹天鐘
語法:作謂語、賓語、定語、分句;指不負責任
做壹日和尚撞壹天鐘
拼音:zuò yī rì hé shàng zhuàng yī tiān zhōng
解釋:俗語。比喻遇事敷衍,得過且過。也有無可奈何,勉強從事的意思。
出處: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二十五回:“留著我中甚麽用!也不過像俗語說的,‘做壹日和尚撞壹日鐘’罷了!就是拼性命去幹,現在的事也是弄不好的。”
示例:人活著要有理想,有作為,切不可做壹日和尚撞壹天鐘。
做壹天和尚撞壹天鐘
拼音:zuò yī tiān hé shàng zhuàng yī tiān zhōng
解釋:俗語。過壹天算壹天,湊合著混日子。比喻遇事敷衍,得過且過。也有無可奈何,勉強從事的意思。
出處:清·李寶嘉《文明小史》第四十四回:“我們做壹天和尚撞壹天鐘,只要不像從前那位老中堂,擺在面上被人家罵什嚒賣國賊,我就得了。”
示例:敷衍了事,得過且過,~。 ★毛澤東《反對自由主義》
近義詞:得過且過
反義詞:忠於職守
歇後語:混飯吃的和尚
語法:作謂語、賓語、定語、分句;指不負責任
做賊心虛
拼音:zuò zéi xīn xū
解釋:虛:怕。指做了壞事怕人知道,心裏老是不安。
出處:宋·釋悟明《聯燈會要·重顯禪師》:“卻顧侍者雲:‘適來有人看方丈麽?’侍者雲:‘有。’師雲:‘作賊人心虛。’”
示例:壹切違法亂紀者都是~,他們損害國家和群眾的利益,見不得陽光。
近義詞:作賊心虛、賊膽心虛
反義詞:問心無愧、心安理得、理直氣壯
歇後語:老鼠算卦
語法:作謂語、定語、狀語;指理虧心虛
做張做勢
拼音:zuò zhāng zuò shì
解釋:裝模作樣,故意做出壹種姿態。
出處:語出《醒世恒言·賣油郎獨占花魁》:“那些有勢有力的不肯出錢,專要討人便宜。及至肯出幾兩銀子的,女兒又嫌好道歉,做張做智的不肯。”
示例:[蔣淑真]梳個縱鬢頭兒,著件叩身衫子,~,喬模喬樣。 ★《醒世通言蔣淑真刎頸鴛鴦會》
近義詞:裝模作樣、虛張聲勢、裝腔作勢
反義詞:本來面目
語法:作謂語、定語;指裝模作樣
做張做致
拼音:zuò zhāng zuò zhì
解釋:猶言裝模作樣,裝腔作勢。
出處:語出《醒世恒言·賣油郎獨占花魁》:“那些有勢有力的不肯出錢,專要討人便宜。及至肯出幾兩銀子的,女兒又嫌好道歉,做張做智的不肯。”
示例:沈瓊枝看那兩個婦人時,壹個二十六七歲光景,壹個十七八歲,喬素打扮,~的。★清·吳敬梓《儒林外史》第四十壹回
近義詞:做張做智、裝模作樣、作張作致
反義詞:本來面目
語法:作謂語、狀語;指裝模作樣
做張做智
拼音:zuò zhāng zuò zhì
解釋:猶言裝模作樣,裝腔作勢。
出處:《醒世恒言·賣油郎獨占花魁》:“那些有勢有力的不肯出錢,專要討人便宜。及至肯出幾兩銀子的,女兒又嫌好道歉,做張做智的不肯。”
示例:[阮小七]提著雙拳說道:“我老爺在此吃幾杯酒兒,幹妳鳥事!~要來拿我!” ★《水滸傳》第壹回
近義詞:做張做勢、裝模作樣
反義詞:壹本正經、本來面目
語法:作謂語;指裝模作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