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美文簡牘1的閱讀體驗
《論美信劄》是壹種“答讀者問”討論美學的書信形式。美學家朱光潛用十三個字母從美學的各個角度表達了自己的觀點。但信中並沒有給出美的完整定義,而是從藝術作品和生活中不斷舉例,告訴讀者如何發現美,如何研究美學。
詞典中對美學的定義是:以研究美的本質和意義為主題的學科,是哲學的壹個分支。又稱為:藝術哲學。“美”的解釋就更復雜了。那麽,什麽是美,什麽是審美,如何發現和研究美?書中沒有明確的答案。作者只是給妳壹些尋找美的方向,路是要妳自己走的。生活中,美無處不在。我們經常用這句話:“生活中沒有美,只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而這個“發現美的眼睛”就是人心,也就是我們如何看待生活中的事物。雖然我們無法定義美,但我們有足夠的權利和勇氣去說壹個人要麽美,要麽不美。書中大部分標題都是概念語言,內容卻在《美學的起源》中尋求。對於讀者來說,我們要做的就是用自己的理解來梳理自己的邏輯思維,因為每個人對美的看法都不壹樣,所以每個人都可以從這位大師的思想深處提煉出自己獨特的審美思維,讓妳如醉如癡。十三章的內容雖然略顯復雜,但思想大多是統壹的。所以,我們不僅可以跟隨大師的思路去進壹步發現,也可以作為旁觀者去研究大師的思路,並從中創造壹個新的審美世界。
壹、混合動力的概念
從亞裏士多德到黑格爾,不同的國家對美學有不同的態度。如果說希臘人以歌頌生命為母題,那麽德國人則是基於對當下世界的理解。亞裏士多德的個別觀點被後世學者稱為“形而上學”。雖然他們有壹些唯心主義的影響,但他們仍然對後來的美學家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在黑格爾那裏演變為“絕對精神”,主客觀精神的高度統壹,認為藝術美高於自然美。席勒、康德、克羅齊等。都寫了書,發表了自己的見解。雖然各派的學術觀點讓人眼花繚亂,暈頭轉向。但還是很難形成書面概念。所以我們先把這些放在壹邊,想想生活中有什麽能讓我們說“美”。無論是閱讀、欣賞繪畫還是飲食娛樂,我們的感官應該告訴我們並命令我們發出美麗的贊嘆。實際上,我們已經形成了壹個概念。但有些感情是“只可意會”的。我不知道這是不是壹個抽象的概念,這種莫名其妙的感覺大部分屬於“體驗派”。如果我們對朋友使用細致入微的語言,我們就會在每壹種調料、每壹道工序中享受到吃大餐的樂趣。那妳語言再精致,也不如請他吃飯。
“不可言說”真的是壹個帶著壹切的美好詞匯。每當我們無法用語言描述壹件事情的時候,“無法形容”似乎就是最好的回應了吧?但是如果每個人都用這四個字的成語來表達自己的感受。那麽哲學、美學、心理學從何而來?更別說藝術了,在生活中,我們真的需要用文字或者其他的表達方式,把“不可言說”拆解開來,組裝成壹個全新的禮物。同時也是壹種觀念的體現,是我們每個人每天都要做的事情。人們絞盡腦汁不斷將美的概念具體化、大眾化,用幾千年的爭論讓美學的種子生根發芽,並從中獲益匪淺。然後對那些“不可言說”的抽象概念做出反應。讓我們有更清晰的認識。所有這些努力,並不要求我們在理解了這壹點之後,帶著概念性的“有色眼鏡”去欣賞《蒙娜麗莎》,也不要求我們用黑格爾的美學模式去刻畫壹個《巴黎聖母院》。概念不是公式,也不是思想的取向。而是對事物的大致了解。這是朱光潛先生的初衷。雖然美無處不在,但它並不散落在地上。
二、學說的起源
在歷史的進程中,每個特定時期總會衍生出各種“主義”:什麽是浪漫主義、現實主義、超現實主義.....這是什麽?我們再翻壹遍字典:主義是壹種特定的思想、宗旨、理論體系或理論;對客觀世界、社會生活和學術問題的系統理論和觀點。簡而言之,就是引領事物的意思。《談美信》中有大量對馬克思主義的引用,作者也多次提出要用這壹主義來解決問題。他第四封信的標題是《關於馬克思主義和美學的壹些誤解》。因為這是在“文/格”之後寫的,作者急需糾正壹些似是而非的說法。說實話,朱光潛先生對自己以前的美學思想難免有些動搖。且不說動亂如何折磨學者,問題是很多人無法擺脫事發後強加的精神枷鎖。其實,只有勇於探索,才能獲得真知。正如_ _ _ _所說:敢於觸碰,敢於澄清是非。馬克思主義成為主流思想,但唯心主義大師們的論調卻漸漸站不住腳。作者承認他接受了馬克思主義,並把它當作壹種標準。用兩點論和二分法對支配他前半生思想的美學家進行了分析和重置。但我覺得沒有經歷過那段時期的人是不可能理解精神摧殘的痛苦的。他後來的思想雖然違背了他的美學原則,但在當時是可以理解的。無論什麽形式的主義,都壹定在壹定程度上受到那個時代政治因素的影響。書中說:馬克思主義創始人沒有美學專著,但不代表沒有完整的美學體系。其實這句話的準確性還有待商榷。如果說馬克思主義真的有美學體系,那也是基於前人的著作,經過辯證唯物主義或者歷史唯物主義的推敲。但當馬克思主義傳入中國並逐漸占據主導意識形態時,又出現了不同程度的分歧。它導致人們對自己思想的準確性和嚴謹性感到困惑,就像說了壹大堆智慧後什麽也不說壹樣。真正的馬克思主義不應該是這樣的,即使作為“人類美學思想史上最先進、最深刻的美學理論”。也要用實踐去探索,用時間去檢驗。另外,唯心主義就壹定是錯的嗎?有什麽實用價值嗎?不能把探索政治的想法強加給文藝,不是不能加,而是不能強加。主義和主義也是對立統壹的,不能壹概而論。
另外,藝術與生活大多是相通的,當政者的硬性規定撕裂了藝術的美感和生活的美好。就像壹部樣板戲,不僅是內容模式,就連演員的動作也似乎被“釘”住了。主義不是命令,不是規則,不需要設立禁區。美是自由的,審美是以自由為基礎的。而真正自由的身體,是現在不同民族,不同時代的美感。馬克思和毛主席對此都給予了高度評價。我總覺得,不要把政治和審美放在壹條線上,只要不違背審美的要求,不被某些主義所困擾,不為追求某些主義而過度約束美。真正的美是不限的,不需要用什麽詞條句子馬賽克。
第三,以人為本的思想
誰發現了美,誰提出了美,誰研究了美?答案是:人。人是有思想的高級生物,感性和理性交織成長。所以我們的思維並不是孤立的,社會生活總是嘈雜的。人在學習美學的同時,與哲學、人類學、心理學、藝術有著密切的聯系。作者在第五章提到的生產勞動中的人文思想和第七章提到的生理觀點。這也是作者最想表達的審美觀,沒有之壹。
人們對審美的討論越來越豐富。然後“審美”這個詞出現了,美的概念也出現了精致化和大眾化。朱自清在《論雅俗鑒賞》壹文中提到:雖然“雅俗鑒賞”是以雅為標準的,但“雅俗鑒賞”是以俗為標準的。當然,這得在高雅的壹面減少,在低俗的壹面提高,要做到“低俗不傷高雅”;雅芳似乎太俗而不能“俗”,不能“賞”。這段話並沒有給人的審美分類,排斥庸俗之美的意思,只是表達壹種感性理性的討論。有人會認為高雅藝術是普通人難以理解的,而民間藝術是不被“精英”接受的。但其實這只是藝術美的表現程度和受眾範圍的不同。在美學史上,很多人傾向於討論合理性。誠然,理性的確能把美學研究提升到壹個新的高度,但最終感受和理解她還是感性的,它能讓我們的思想高速運轉。用席勒的話來說,它充當了“潛能的終極象征”;他們就像“理想世界的護花使者”。我們都說美感有感同身受,觸景生情,用物喻人,“感同身受”中出現“內仿”,也是審美態度之壹。壹句話,人類發現美、研究美、創造美,最終還是要為他人服務。文藝復興是為了人,啟蒙運動是為了人,中國的“新文化運動”也是為了人。所以,審美不難理解,她就在人的身邊。
《論美的字母》並沒有告訴我們什麽是美學,也沒有用深不可測的學術語言向我們解釋美的定義,更沒有像教科書壹樣壹章壹章地教我們。但它以冷靜的語氣,通俗的風格,聊天般的語言,為我們指明了壹條學習美學的康莊大道。這條路上有陽光也有陰霾,天氣時好時壞。路口很多,花和刺長在不同的路邊,就像無法定義的美。花開雖艷,卻不知何處開。雖然前途壹片光明,但還是要自己去探索遠方。
《美麗的信》閱讀體驗2
壹位年過八旬的老人,在生命的黃昏,也用這樣細膩樸實的文字,闡釋著深邃的美學知識。我不禁由衷地佩服朱光潛先生。
在書中,老先生系統地“回顧和整理了自己漫長的美學生涯和思想”,也算是“給沒有回信的朋友”。在談到人時,老先生指出“原始人對美的追求和藝術活動,如人體裝飾、歌唱、音樂、舞蹈等。,都是直接來源於原始人的日常生活和經驗。”審美原本源於生活,貼近生活,真實存在於我們身邊。其實仔細想想,美無處不在。中國五千年的文化博大精深,有許多美麗的遺產,如美麗典雅的中國畫、寫得好的書法、京劇、國粹、舉世聞名的瓷器工藝...
在現代文化下,人們發展了更多的美學分支。我們所處的現代城市格局,在追求現代性的同時,融入了大量的自然元素,讓自然在城市中得到最大限度的保留和體現。生態綠化的興起,不僅體現了人們對美的更高層次的追求,而且給人以心理上的美,給人以生活中時時刻刻的美感滿足,這也成為壹種美。
文學的美是人類先進思想的結晶,中間很多個性鮮明的人物成為了美的代表。在《巴黎聖母院》中,年輕漂亮的吉普賽女孩在關鍵時刻挺身而出,為卡西莫多送水救命。醜陋的敲鐘人卡西莫多多次救了吉普賽女孩,並為她報了仇。妳能說卡西莫多不漂亮嗎?在《老人與海》中,壹貧如洗的聖地亞哥把所有的時間都花在了大海上,與壹條比船還大的馬林魚搏鬥了兩天兩夜,擊退了無數鯊魚的攻擊。雖然最後只拖回來壹根骨頭,但我們能說他不是美的代表嗎?還有《弱種子要發芽》裏的老農。在得知孩子聽力受損,看到他拋棄弱小的種子非常難過後,他“從眼角抹去壹把眼淚,用壹種誇張而慈愛的姿態抓起那些枯萎的種子”,讓它們“恰當地躺在新鮮而肥沃的土壤裏”。老農此刻能說不美嗎?
什麽是美?如何學好美學?不系統學習美學,我們真的不懂美嗎?我們是不是壹定要學好美學才能理解美?朱光潛先生書中所舉例的杜甫“狂柳絮隨風舞,輕佻桃花逐水”詩中所體現的“感同身受”,清楚地告訴我們,最本質的美是投射我們的生活和利益,達到物我合壹,用心去感受美的存在。文學和建築的美都可以歸於這個源頭。
生活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羅丹的話指引我們走向美的真理。
淺談優美書信的閱讀體驗3
壹合上關於美的書,就開始寫感想,頗有點回應的味道。但事實並非如此。對於我這個從來沒有考慮過什麽是“美”,和藝術關系不大的高中生來說,看這本書真的感覺像吃榴蓮。首先我想不通,其次內容很苦。所以,我真的很怕自己不馬上把東西寫下來,也很怕自己白讀了這部優秀的作品。在壹個奇怪的知識,我隨時仔細閱讀,但只有壹次,我只學到了九牛壹頭發。我應該讀兩遍三遍...但是假期快結束了,只能推到下壹個假期了。
在此,談談我的拙見。
這壹次,我真正明白了美的範圍,我想這是我受益最大的。當然,沒有人能給美的範圍下壹個確切的定義,因為這是壹個極其廣闊的領域。語言、聲音、畫面、勞動生產、建築都屬於美的範疇。人與自然,世間萬物都是美的創造者。但在此之前,我只是狹隘地想到了藝術之美、人之美、自然風光之美(這裏的藝術只是狹義的定義)。我用心理解,我們每時每刻都在接觸藝術,我們都在接觸美。根據美麗的文字,壹道彩虹和壹篇發人深省的文章...沒有人能給美下壹個完美的定義。正如文章所說,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審美觀。美是相當人性化和人道主義的。美和美感是壹個有機的整體,即主觀和客觀的統壹。沒有美感就沒有客觀的美,就像朱老說的,沙漠裏的建築再宏偉,沒有主觀美感的肯定,誰能說它是美的呢?美感是人類人性化的壹種傾向,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傾向,所以沒有人會理解和統壹所有人的傾向,也不可能給美下壹個確切的定義。這裏所說的無的傾向,極大地拓展了美的含義,可以用我們所說的內在美和外在美來解釋。我們眼中的美,思想中的美,都是我們表面看到的,也就是外在的美。但事實上,我們心中有壹種自然的傾向(這似乎可以用生理學和心理學來解釋),就像《聖母院》中的敲鐘人卡西莫多壹樣。盡管他外表醜陋,但他有壹顆高尚的感恩之心。這時,我們有壹種欣賞卡西莫多的自然傾向,即他的內在美。同時美感也變了。
淺談優美書信的閱讀體驗4
朱老說,美學不能脫離馬克思主義,更不能脫離唯物主義。也就是說,壹切藝術和美的作品都是基於現實又高於現實,引領著人類的進步。唯物主義傾向於壹切都來源於勞動生產,勞動使人進步,產生理想,所以有經濟要求和美好需要。我覺得這句話是適用的:經濟基礎決定最後壹棟樓——美好的精神生活。而勞動生產和現實條件決定經濟狀況,唯心主義恰恰顛覆了勞動生產和理想的位置。
美感是壹種傾向,有更準確的解釋。人是壹個整體,由聽覺、視覺、嗅覺、意誌、思想等感官組成。從以前西方人的割裂來看,以黑格爾為首的美學家只註重聽覺、嗅覺和視覺三種感官,認為美是客觀的,與人的主觀感受無關。但是如上所述,沒有美怎麽會有美呢?美感是人類意誌和思想的壹種傾向。可以概括為:人是壹個整體;美和美感也是壹個不可分割的整體。
文章裏有壹段對人與自然關系的解釋,我挺喜歡的。人是審美過程的主體,自然是客體。當然,主體也屬於客體,人是審美對象之壹。主客體不是對立的兩面,客體產生美,主體產生美感,是壹個整體。同時,人類的勞動生產是壹個不斷用自己的力量改變自然,使之符合自身美的規律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自然日益被人改造,日益豐富,成為‘人化的自然’;當壹個人發揮他的本質力量時,他就肯定了自己,他的本質力量在轉化中自然被對象化了,所以也就壹天天被強化和提高了。”這就是人與自然的關系,既相互依存,又相對獨立。自然界中有人類,人類中有自然。馬克思說:“自然界所包含的人性的本質只為社會人才而存在;因為在社會中,自然是作為天賦和任何人之間的紐帶而存在的——他為別人而存在,別人也為他而存在——這是人類世界中人類生命的本質因素。只有這樣,自然才能作為人性的基礎而存在。只有這樣,對人自然的才成為他的人的存在,對他自然的才成為人。所以,社會是人與自然的完美統壹——自然的真正復活——人的完全自然主義,自然的完全人道主義。“多麽好的自然主義和自然人道主義!這難道不是我們應該追求和向往的嗎?我覺得那應該是美的最高境界吧!——自然與人類的和諧!
淺談優美書信的閱讀體驗5
五壹假期,逛了逛新華書店,在女兒的要求下,買了壹本中學生課外文學名著必讀書《談美信》。這是壹本只有105頁的薄書。女兒學習太忙,沒時間看書,我就用它來看書,很有收獲。
很難想象,這封“談美信”是壹位82歲的老人寫的。這是理所當然的事,我聚集了我晚年的壹生心血來寫這部經典。作者朱光潛(1897—1986),中國現代著名美學家、文藝理論家,主要著作有《悲劇心理學》、《文學心理學》、《詩學》、《談美》。作者晚年回顧了自己的美學生涯和獨特的思想,也是對所有來信未回的朋友的壹個集體回復。也許大家對美都很熟悉,但深入研究還遠遠不夠。通常我們對美、美感、美的規律、美的範疇等等都很深奧,對這些問題的研究很少。關於這些問題,朱光潛先生在這本書裏都有回復,而且回復的很詳細,從思想、文獻、方法、理論等等都有詳細的表述。對於美,我們看到的都是片面的或者膚淺的,但是讀完這本書,我們對美的看法是全新的,這也是讀這本書的收獲。我認為這本書不僅對中學生有益,對我們成年人來說也很有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