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成語故事 - 什麽什麽什麽遺的成語

什麽什麽什麽遺的成語

壹覽無遺、路不拾遺、暴露無遺、道不拾遺、巨細無遺、纖悉無遺、靡有孑遺、殆無孑遺、手澤之遺、路無拾遺、補過拾遺、易於拾遺、涓滴不遺、補闕拾遺、纖芥無遺、蕩然無遺、壹掃無遺、壹網無遺、噍類無遺、無復孑遺、囊括無遺、細大無遺、拾掇無遺等。

壹、壹覽無遺

釋義:覽:看;遺:遺留。壹眼看去,所有的景物全看見了。形容建築物的結構沒有曲折變化,或詩文內容平淡,沒有回味。

出處: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言語》:“江左地促,不如中國,若使阡陌條暢,則壹覽而盡,故紆余委曲,若不可測。”

譯文:江南地方狹窄,比不上中原。如果街道暢通無阻,就會壹眼看到底;特意拐彎抹角,就給人壹種幽深莫測的感覺。

二、暴露無遺

釋義:全部暴露出來。

出處:杜鵬程《保衛延安》第二章:“只要在這裏發現敵人主力;那敵人壹切詭計就暴露無遺。”

譯文:“七·七”事變使日本帝國主義侵略中國的野心暴露無遺。

三、巨細無遺

釋義:大小都沒有遺漏。

出處:馮驥才、李定興《義和拳》:“然後急不可待地像倒水壹般,把所知道的壹切,巨細無遺地告訴給劉黑塔他們。”

四、靡有孑遺

釋義:靡:無,沒有;孑遺:遺留,剩余。沒有剩余。

出處:《詩經·大雅·雲漢》:“兢兢業業,如霆如雷。周余黎民,靡有孑遺。”

譯文:整天小心戰戰兢兢,正如頭上落下雷霆。周地余下那些百姓,現在幾乎壹無所剩。

五、涓滴不遺

釋義:涓:細流;滴:小水珠。壹點壹滴也不遺漏。比喻極小的或極少的東西也不遺漏。

出處:唐·杜甫《倦夜》:“重露成涓滴,稀星乍有無。”

譯文:更深露重,竹葉上凝聚成許多小水珠兒,不時地滴滴答答地滾落下來;此時月照中天,星子稀疏時有時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