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成語故事 - 本末倒置成語故事

本末倒置成語故事

成語:本末倒置。

拼音:bīn mòdào zhì

解釋:本:樹根;端:樹梢;設置:放。比喻顛倒了主次、輕重的位置。

成語故事:

戰國時期,有壹次齊王派使者去拜訪趙。當使者到達趙時,他把齊王的信交給了魏。魏看也不看,親切地問:“齊國怎麽樣了?”?今年收成好嗎?普通人過得好嗎?齊王身體好嗎?使者聽了很不高興。他對魏說:齊王派我去見趙,妳連信都沒看。妳先問收成和百姓,再問國王。這不是本末倒置嗎?魏笑著說:對於壹個國家來說,民以食為天,沒有人民就沒有國王!所以當我問這個問題的時候,沒有本末倒置。背景和結尾:樹根和樹梢,比喻事物的根源和細節;地點:地點。這個成語比喻混淆了主次、根本和非根本的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