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栽蔥是成語,屬於是三字成語。拼音是dào zāi cōng。成語意思指栽跟鬥時頭先著地,即栽得很重。比喻壹次慘重的失敗。出自清·褚人獲《隋唐演義》第33回:“照脊梁壹拳,打個不提備,跌了壹個倒栽蔥,把壹個小孩子也丟在路邊啼哭。”
引用:《西遊記》第七回:“老君趕上抓壹把,被他壹捽,捽了個倒栽蔥。”《蕩寇誌》第九七回:“把那赤條條的壹個姚蓮峰,腳在上,頭在下,認真壹箇倒栽蔥,跌下樓去。”魯迅《故事新編·鑄劍》:“但他只走得五六步,就跌了壹個倒栽蔥,因為有人突然捏住了他的壹只腳。”徐遲《哥德巴赫猜想》:“他眩暈,他休克,壹個倒栽蔥,從上空摔倒地上。”
美句
1、繩子也弄斷了,驢子倒栽蔥似的掉進河裏。
2、男孩在地上翻滾,突然拍手拍腳地跳起來,像是有壹群馬蜂追著他,嚎叫著在圍著屋子亂跑,壹地的雜物絆得他壹會兒頭磕地,壹會兒倒栽蔥,壹會兒嘴啃泥。
3、這個頑皮的小男孩失去了平衡,倒栽蔥跌出窗外。
4、他走到舞臺邊緣,不停地假裝要倒栽蔥摔下來。
5、喬治從車鬥裏跳出來,倒栽蔥地摔倒在雪地裏。
6、飛機引警失靈,壹個倒栽蔥掉到海裏了。
7、男孩倒地瞬間出手側空翻網友贊其“好身手”視頻顯示,男孩從車上摔下,倒栽蔥墜地。
8、她倒栽蔥掉進了冰冷的水池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