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成語故事 - 辟邪成語故事_成語“辟邪”的來源和主角是誰?

辟邪成語故事_成語“辟邪”的來源和主角是誰?

出處是《左傳·喪年》:“修德無門,除病無門”和《尚書泰誓下》:“修德盡除惡”。以下故事出自《左傳》。

公元前494年,吳王夫差在叔父(在江蘇吳縣西南太湖)大敗越國軍隊,乘勝攻破越國都城。起初,越王勾踐帶著5000名全副武裝的士兵守衛會稽山,並派醫生文子通過吳太宰薄熙來與吳國媾和。吳王打算同意。吳國大夫伍子胥說:“不行。聽說:‘最好是不斷地修德,最好是掃毒。’.....越國與我們同在壹地,世代為敵。在這種情況下,它是在沒有帶走的情況下被捕獲的,是有意讓它活下去的。這是逆天,讓敵人更強大。後來後悔也來不及了。”太子不聽伍子胥的勸告,準備接受越王勾踐的投降。伍子胥曰:“越國十年,聚而學之。二十年後,恐怕吳國的宮殿會變成壹個池塘。”

果然越王勾踐讓步講和後,先在吳國看墳養馬。被釋放回國後,他奮發圖強,任用範蠡、文子等人整頓國家,十年同居,十年吸取教訓,終於轉弱為強,滅了吳國。吳的“未完成的罪惡”已經造成了損失。

後人用“除惡務盡”來比喻掃黑除惡必須幹凈徹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