忝讀音:tiǎn
釋義:?辱,有愧於,常用作謙辭。
詞語:
忝列門墻:
拼音:tiǎn liè mén qiáng
釋義:謙辭,表示自己愧在師門
造句:
曹聚仁壹生的道德文章和他的業績為更多的人所了解,這是忝列門墻的我,深感欣慰和高興的壹件事。
擴展資料:
帶有“忝”的成語:
忝顏偷生
拼音:tiǎn yán tōu shēng
釋義:忝顏:厚臉皮;偷生:茍且地活著。比喻厚著臉皮活在世上。
出處:孔尚任《桃花扇·拜壇》:“弟愚不才,忝顏偷生。
忝列衣冠
拼音:tiǎn liè yī guān
釋義:忝:有愧於,常用作廉詞;衣冠:指士以上的服飾,引申為士紳。勉強名列士紳的行列之中而感到慚愧。
出處:吳敬梓《儒林外史》第五回:“壹個做貢生的人,忝列衣冠;不在鄉裏間做些好事,只管如此騙人。
忝陪末座
拼音;tiǎn péi mò zuò
釋義:忝:辱,愧。慚愧地坐在末座作陪。
出處:鄒韜奮《患難余生記》第壹章:“胡愈之諸先生,我也忝陪末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