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鞭撻斷絕:當時的苻堅決定進攻東晉,大臣們反對,說長江是天險,但苻堅堅持認為自己的軍隊往長江裏扔鞭子就可以攔截長江,於是帶著80萬大軍到了水邊,東晉只有8萬士兵抵抗,最後在水邊打敗了苻堅。所以後來這個成語壹般是指這支軍隊人多。
2.風聲鶴唳:苻堅在淝水之地大敗,將士落荒而逃。事實上,很多人都是自己踩死的。他們聽到風聲鶴唳,以為是晉軍來了,看到草動了,以為是晉軍來了,非常害怕,緊張。其實就是形容這種面對敵人時的恐慌和偏執。
3.去賭莊:苻堅戰敗後,戰報從前方送來。謝安聽到後,再無動靜。謝安是贏得水戰的關鍵,但謝安根本看不到這種開心的樣子。但謝安壹直等到那個人走了,才回到自己的房間。他太高興了,以至於不知道他的鞋子破了,所以他假裝很平靜。後來,這個成語也被用來形容壹個人比較冷靜。
4.東山再起:東山再起也叫謝安。謝安原本隱居在會稽山,但在40歲的時候,為了晉國的安全回來了,終於使晉國脫離了危險。還涉及到水戰。這個成語後來指失去權力後又重新掌權。
淝水之戰
淝水之戰(又稱肥水之戰,公元383年)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戰例,是北方統壹政權向南方東晉發動的壹系列戰役中的決定性戰役。這場戰爭對當時的政治格局影響很大,使中國南北兩朝對峙推遲了半個多世紀。這壹仗也是緊張、緊張等成語的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