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中國人需要轉變觀念
語文是壹門基礎學科,對於學好其他學科和以後的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同時可以全面提高我們的語文素養,也有利於弘揚中華優秀文化,吸收人類進步文化,提高國民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
什麽是中文?語文是語言和文學。僅僅認識幾個字是學不好漢語的。如何學好語文是個老話題,大家可以說很多。這裏我想說的第壹件事是,要學好漢語,必須轉變觀念:大多數人認為中國學漢語太容易了。誰的母語學不好?還有人認為漢語難學,見效太慢。我覺得沒有必要認為難學的人學不好語文,容易學的人可以學好語文。因為在我接觸過的各種人身上,都有數不清的讀錯音、寫錯字體、說錯意思、犯文學常識錯誤等文化現象。可見很多人並沒有真正學好語文。究其原因,是對語文這門學科缺乏了解,觀念上有偏差。其實語文這門學科既不難學,也不容易學。所謂學習者不難,難的也不難。怎麽才能“遇見”?總之,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有了好的方法,就會事半功倍,自然就能學好語文。
第二,學好語文,要做好課堂和基礎。
抓住每壹節課
語文知識的獲取和語文素養的提高主要靠課堂。語文老師簡單的分析,抑揚頓挫的朗讀,有說服力的講解,都在引導我們理解語文。同時,語文課本上的每壹篇課文都是中外著名作家的作品,我們實際上是在課堂上語文老師的指導下認識這些文學大師的。
如何上好語文課?總之要做到四點:動耳、動腦、動口、動手。
動動耳朵:也就是專心聽老師講課。看戲的時候不會看熱鬧,會看門道。妳也要能在課堂上聽外界的聲音,抓住要點和重點,跟著老師的講課思路走。
動手:課堂上邊聽邊記,畫出課文的關鍵詞和疑點,記下老師補充的與課文相關的知識點,使聽力過程系統化,便於日後復習。
動腦子:就是上課要高度參與,充分調動思維,多思考,多分析,多設疑問,多問為什麽。達到專註的程度。
口頭:我敢舉手發言。舉手發言與思考密切相關。舉手之前妳已經想好了。舉手發言有很多好處。它能讓妳學會用語言表達自己的觀點,能鍛煉妳的思維、勇氣和口才。
如何上好課,提高上課45分鐘的效率,關鍵在於思考。我們應該努力思考,積極參與課堂活動的每個環節。孔子說“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可見“思”對於學習是多麽的重要。
(二)把握雙基
雙基包括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
語文基礎知識涵蓋面很廣,可謂包羅萬象。按照高考大綱的規定,主要是語音、字形、詞義、成語運用、語法修辭、文學文化常識等。
除了課堂和課本,課外活動也是拓展語文基礎知識的重要來源。下面介紹如何擴展知識面。這裏談壹談我們應該采取什麽態度。對詞源要“處處留心,時時在意”,比如“咪咪”、“汩汩”,粗心的人會搞混,很多人因為粗心把壹些常用詞讀錯了。不能“學而不知多”。遇到生詞要經常查參考書或向別人請教,不要略讀。
語文基本功主要是“聽、說、讀、寫”的能力。這裏我們重點講“讀”和“寫”。
“說”,就是說普通話,聊天、看書、回答問題都要說普通話。隨著時代的進步和經濟的發展,普通話將顯示出它的重要性。
“寫作”指的是寫作,寫文章。
書寫時要寫規範的字,書寫字體要端正、飄逸。我們每個學生都應該在年輕的時候,在睡前和飯後好好練筆。有條件有興趣的同學最好練毛筆字。俗話說“人是衣服,馬是馬鞍”,文字在某種程度上也是人的外衣。如何練好鋼筆字,很簡單。選自己喜歡的字體,買字帖。堅持壹年左右,每天寫壹兩頁。寫壹手漂亮的鋼筆不僅能讓妳高考得高分,還能讓妳終身受益。
能寫文章是每個中學生都應該具備的能力。如何寫出各種體裁的文章,主要是了解壹些常用文體的常識和特點。說明文、記敘文、議論文、應用文不僅有各自的特點,而且有不同的語言要求。如何寫好壹篇文章,非壹日之功。俗話說“巧婦難為無米之炊”。要寫好文章,妳得有東西可寫。古人說,妳要“讀萬卷書,走萬裏路”,關註身邊的人和事,觀察世界,也就是說,妳要有材料,同時要掌握壹些文字、名言、修辭和寫作技巧。試想,壹篇文章如果沒有成語、名言、警句,既沒有修辭手法,也沒有寫作技巧,那肯定不是壹篇好文章。要寫好作文,首先是立意和語言,其次是結構。人們常說,煉句不如煉詞,煉詞不如煉意。就是強調意境在寫詩中的重要性。同樣,寫文章也要註意“意”字。
第三,學好語文重在“三多”
(壹)多積累
語文知識可謂無邊無際,需要我們不斷積累,積少成多。那麽如何積累呢?
多背壹些,比如成語典故,文學常識,文化常識,全靠平時記憶。像胡夫的騎射,莊周的夢蝶,詩經的四始,春秋三傳,五嶽,花中四君子,三元記,外國文學作品中的四個吝嗇鬼,中國民間故事中的四個傳說,中國古典小說中的四大名著等知識,在平時的學習過程中要及時記憶。
多背誦:“壹本書讀壹百遍,就能看出它的意思”,這是提高語言水平的絕佳方法。所謂“讀萬卷書,下筆如神”,正是這個道理。杜甫,壹個詩人,因為讀了很多書,背了很多書,所以成了壹代宗師。除了完成課本上要求背誦的詩詞,還要主動背誦課外詩詞。
經常記筆記:俗話說“好記性不如爛文筆”。記筆記是幫助記憶積累知識的好方法。妳在讀書看報、看電視、與人交談的時候,要經常記錄壹些關於文學和文化常識的知識,好的詞語、對聯、諺語、格言警句,這樣妳的語文知識自然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豐富起來。不要寫或讀。明代文學家張浦的書房叫“陸棄齋”,意思是他每讀壹首詩,都要抄七遍,邊抄邊記筆記,撕掉至少抄七遍,直到爛熟於心。
另外,也可以制作壹些知識卡片,或者用電腦建立個人知識庫。
多讀課外書
人們常說“中國功夫在課堂之外”,意思是學習漢語只靠課本是遠遠不夠的,需要大量閱讀,多方面學習。
廣泛閱讀課外書可以開闊我們的視野,開闊我們的思維,豐富和提高我們的思維,那麽讀什麽書,怎麽讀呢?
首先要重點看中外名著,比如經典小說四大經典小說,英國莎士比亞,法國巴爾紮克,俄羅斯托爾斯泰的作品。其次,歷屆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的作品,百家爭鳴的雜文如《詩經》、《論語》、《孟子》、《莊子》,唐宋八大家的雜文,以及唐宋詩詞、明清小說、元雜劇也要廣泛研究。第三,壹些名人傳記也值得壹讀,因為從中我們可以體會到名人是如何與命運抗爭的,從而體會到人生的真諦。另外,當代文學可以選擇壹些獲得茅盾文學獎的作品。對了,武俠小說也不是不可讀。金庸、梁羽生之類的作品值得壹讀,而大部分武俠小說的用詞、品味、思想都很庸俗。看這類書既浪費寶貴的時間,又不能提高語言水平,還不如不看。
學海無涯,書海無涯。怎麽看這麽多書?泛讀和精讀可以結合。
泛讀是陶淵明“不求甚解”的方法。這是因為壹個人的時間和精力是有限的,他要廣泛閱讀,向別人學習。只有這樣,其實書多了壹些問題也會迎刃而解。泛讀是為了解決“面子”問題。臉越寬越好。妳讀的書越多越好。
精讀意味著認真學習。因為僅靠泛讀,語文水平不會有很大提高。精讀不僅可以細化到文字和修辭,還可以從課文的結構入手。有的人可以把《紅樓夢》讀二三十遍,甚至倒背如流。為什麽紅學家可以從《紅樓夢》中學到文學、建築、醫學、烹飪?這就是精讀的效果。
另外,看報紙雜誌,看電視新聞也是非常有益的課外閱讀,可以讓我們接觸社會,接觸生活,接觸文學。
課外閱讀對語文學習很重要。壹是讓基礎知識更加紮實,二是增強理解能力,三是提高寫作水平,最後是大量閱讀我們。
我們的眼界開闊了,看問題的方法和對事物的看法也變得獨特了。
(3)多練習寫作。
語文水平如何,壹篇文章就能看出來。所以近幾年的高考試卷都增加了作文分值的比重。寫好文章,非壹日之功。僅僅記住壹些程式化的東西是不可能寫出好文章的。我們應該養成經常寫作的好習慣。
多寫日記,每天壹篇。如果妳有話要說,會很長。無話可說,就簡短了。不需要事事都詳細。只要寫下最大概的想法,最難忘的事件,甚至壹句話,壹句話。這樣,久而久之,妳的素材會越積越多,文筆也會越來越流暢。
多做讀書筆記,我們經常在讀書看報的時候有所感悟,深受啟發。這時候讀書的感受就可以在文中描述了。這樣做不僅鍛煉了我的思維,也提高了我的寫作水平。
多寫自由命題作文。我們上課的作文大部分都是按照老師的要求寫的。有些話題有時候會讓我們覺得無語,因為我們對涉及的話題壹無所知,當然也寫不出來。所以平時可以多寫壹些自己熟悉的,感興趣的文章。當我們在思考的時候靈機壹動,在感受的時候往往能寫出感情真摯的好文章。
多寫文學作品。如果我們想提高自己的寫作水平,我們應該參加更多的寫作比賽或向報紙和雜誌投稿。各種文章都要涉及,童話、故事、小說、散文、隨筆、評論、詩歌等。我們都試著去寫它們,盡管不是每個人都能成為作家。只有寫得多了,才會如泉湧般思考,才會達到“文章自然精彩”的境界。
總之,語文學習是壹個漫長而細致的過程,日積月累,沒有捷徑,也不可能壹蹴而就。只有通過努力和堅持,我們才能學好漢語。
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