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明:狼煙:古代邊防警報時,燃燒狼糞所升起的煙。到處都是警報聲煙火,說明邊疆不平靜。
出自:唐端石成《酉陽雜毛篇》:“狼糞煙直上,為篝火所用。”
例:這火管壹根接壹根長出枝條,能吹~;真的讓他走了。◎蔡《嶽傳》第七十回。
語法:主謂式;作謂語、定語和補語;形容戰爭動蕩。
狼煙:點燃幹狼糞形成的煙。狼煙在古代軍隊中被用作傳遞預警信息的信號。壹有危險就立刻點燃,其他地方的士兵也看到了。因為狼煙又濃又重,不會輕易被風吹走,而且狼糞容易保存,所以被用作軍用信號傳輸工具。當然現在不用了,信號彈比它強。
但是,對於狼煙也有不同的看法。敦煌學者解於正認為,篝火不是用狼糞做的,燒狼糞時冒出的煙不是直冒的。古代戰爭爆發時,要點燃篝火警告警察。在和平時期,每天都要燒“安全煙”,需要大量的燃料。事實上,如果狼糞專門用作燃料,很難收集到大量的狼糞。那麽古代烽火臺燃燒的是什麽燃料呢?李正雨曾在中國西北的許多烽火臺發現燃燒的蘆葦、紅柳和其他植物的遺跡。所以他認為烽火臺其實燒的是蘆葦、紅柳,甚至雜草。但是為什麽古人把篝火叫做“狼煙”呢?李正雨認為,狼是中國古代匈奴、突厥、吐蕃等少數民族崇拜的圖騰。當時這些少數民族的軍隊被中原漢族人蔑稱為“狼兵”,他們的君主被蔑稱為“狼主”。所以古代漢人把這些少數民族入侵時漢人專門點燃的篝火稱為“狼煙”。
四個地方:成語意思是到處燒狼糞,空氣中飄著狼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