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若存若亡
拼音: ruò cún ruò wáng
解釋:有時記在心裏,有時則忘記掉。用以形容若有若無,難以捉摸。
2、若即若離
拼音:ruò jí ruò lí
解釋:好像靠近,又好像疏遠。形容對人的態度似親似疏,保持壹定的分寸和距離。也形容含混不清。也可以形容忽遠忽近。
3、若明若暗
拼音:ruò míng ruò àn
解釋:好像明亮,又好像昏暗。比喻對情況的了解或對問題的認識不清楚。
4、若隱若現
拼音:ruò yǐn ruò xiàn
解釋:若隱若現是壹個漢語成語,意思是隱隱約約,看不清楚。
5、若離若即
拼音:ruò lí ruò jí
解釋:形容對人保持壹定距離。
6、若明若昧
拼音:ruò míng ruò mèi
解釋:了解或對問題的認識不清楚。
7、若隱若顯
拼音:ruò yǐn ruò xiǎn
解釋:似隱藏不露,又似顯現出來。
8、若有若無
拼音:ruò yǒu ruò wú
解釋:形容事物不清晰或關系不親密。
1、若存若亡
出處:《老子·道德經·第四十壹章》
”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進道若退,夷道若纇。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廣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質真若渝。大方無隅;大器晚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道隱無名。夫唯道,善貸且成。”
語法:聯合式;作謂語、定語、狀語;指難以捉摸。
2、若即若離
出處:清·文康《兒女英雄傳》
”這邊兩個新人在新房裏乍來乍去,如蛺蝶穿花;若即若離,似蜻蜓點水。
語法:聯合式;作謂語、定語、狀語;形容態度不明朗。”
3、若明若暗
出處:毛澤東《改造我們的學習》
”在這種態度下,就是對周圍環境不作系統的周密的研究,單憑主觀熱情去工作,對於中國今天的面目若明若暗。”
語法:聯合式;作謂語、定語、狀語;用於人或事物。
4、若隱若現
出處:清·蒲松齡《聊齋誌異·珠兒》
”李驚,方將詰問,則見其若隱若現,恍惚如煙霧,宛轉間已登榻。“”
5、若離若即
出處:清·陳康祺《郎潛紀聞》卷十
“大抵總憲戇直淩人,嶽嶽觥觥,朝士必多未滿,而與和相若離若即,又未嘗不稍斂其鋒棱,壹時眾口詆諆,遂有師相門生之謗。”
語法:作謂語、定語、狀語;形容態度不明朗。
6、若明若昧
出處:清?俞正燮《癸巳類稿?以畜寡人義》
“此等若明若昧之論,作記者無由知之。”
用法:褒義、謂語。
7、若隱若顯
出處:宋?趙佶《宣和畫譜?山水三》
“作《風煙欲雨圖》,非陰非霽,如梅天霧曉,霏微暗靄之狀,殊有深思,使他人想象於微茫之間,若隱若顯,不能窮也。”
8、若有若無:
出處:明·洪應明《菜根譚·閑適》
若有若無,半真半幻,最足以悅人心目而豁人性靈。真天地間壹妙境也。”
用法:聯合式;作謂語、定語、狀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