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風範,漢語成語,拼音是dà jiāfēng fàn,意思是出自高貴人家特有的氣派。出自《三俠五義》。
大家:舊指有聲望地位的高門貴族。風範:風度、氣派。
成語出處
清·石玉昆《三俠五義》第十八回:“獻茶已畢,敘起話來,問答如流,氣度從容,真是大家風範,把個狄後樂了個了不得。”
國學典籍《世說新語》中記載了這樣壹個小故事:魏王曹操欲接待匈奴使者,嫌自己矮小不威武,便令手下假扮“魏王”,自己則持刀站於壹側。事後,曹操曾派人打聽北國使者的印象,結果對方回答:“魏王雅量無比,但魏王背後那個持刀之人才是真正的英雄!”使者目光如炬,即便曹操假扮隨從,也絲毫沒有影響到他看出曹操那光彩照人的英雄風度。
所謂風度,是指壹個人的氣質修養和胸懷,是人的性情、品格、才質的自然流露,也是人們對壹個人的身段體魄、裝束打扮、表情神態、舉止談吐的綜合審美評價。它語出《後漢書·竇融列傳》:“嘗獨詳味此子之風度,雖經國之術無足多談,而進退之禮良可言矣。”
風度不只是外表形象問題,更主要是人的綜合素質修養。待人溫文儒雅、彬彬有禮是風度;坦坦蕩蕩、落落大方是風度;沈著冷靜、處事不驚是風度;謙恭誠信、不卑不亢是風度;紮實勤勉、自強不息是風度;敢於擔當、知過即改也是風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