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成語故事 - 偷鐘有什麽故事?成語故事《偷鐘》簡介

偷鐘有什麽故事?成語故事《偷鐘》簡介

1.成語故事:春秋末期,晉國的智伯殺了範,洗劫了範的家,卻在範的院子裏留下了壹口大銅鐘。

壹天,壹個懶漢在範家附近閑逛,無意中在院子裏發現了這個大鐘。這能讓他開心。他心想,這個鐘是銅做的!如果帶走賣了,肯定能賣很多錢。所以他想背誦鐘聲。然而,這個鐘太重了,他用盡力氣也搬不走。後來他終於想出了壹個辦法:把鐘砸碎,分批拿回去。為了不被別人發現,他半夜拿著大錘來到銅鐘前。他舉起大錘使勁砸。“鐺——”銅鐘發出震耳欲聾的響聲,把他嚇了壹跳。他想,這麽大的聲音,別人沒聽見嗎?如果他們知道我在這裏砸鐘,肯定會抓我,這個大鐘也會被別人搶走。這讓他非常擔心,他坐在地上想了很久,終於想出了壹個“好主意”。他想,如果我找塊布塞住耳朵,我不會錯過鐘聲嗎?這麽近聽不到,這麽遠也聽不到。

於是,他撕下兩塊布塞在耳朵裏,然後掄起大錘想砸。果然,他聽不到鈴聲。他太高興了,以至於他使勁砸米。

住在附近的人聽到鈴聲,都跑了過來。他們看見壹個人使勁敲鐘,就問他怎麽了。那人很驚訝突然看到這麽多人,就問:“我聽不到鐘聲。妳怎麽聽得出來?”

鄰居們這才看到他的耳朵被塞住了,明白了他的用意,忍不住笑了。

2.寓意:這個成語的原意是捂著耳朵去偷別人的鈴鐺,然後就是自欺欺人的意思。很明顯,不能隱藏的東西壹定是通過某種手段隱藏的。它的結構是連續的,在句子中通常用作謂語、定語和狀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