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哥考上了大學,舅舅邀請了很多親戚朋友參加婚宴。我八十多歲的二奶奶不怕路途遙遠,堅持要來參加婚宴。老人拄著拐杖跌跌撞撞,要坐兩趟火車才能到。當公交車開到我舅舅家門前的公交車站時,老人下車時,壹只腳掉在了地上,另壹只腳不知何故也摔倒了,摔斷了腿。邀請老人參加婚宴,只是讓她吃了這麽多苦。深深的自責和愧疚,舅舅每天去醫院給二奶奶送飯。第三天中午,吃完飯回來的路上,舅舅的電瓶車被車撞了,舅舅也有腦震蕩。親戚們得知這兩起不幸事件後,都說:“禍不單行。”
“禍不單行”是什麽原因造成的?心理學研究指出,除了壹些偶然的巧合之外,人的心理因素,尤其是情感因素,是導致它的直接原因。
壹場“災難”出現後,之所以可能會有壹場接壹場的災難,是因為第壹場“災難”造成的壓抑抑制了人各種能力的發揮,使人註意力分散,反應遲鈍,適應不良,於是就會有第二場甚至更多的“災難”。舅舅認為是因為自己的婚宴,才導致年邁的外婆摔斷了腿,心情極度抑郁,自責不已。騎車回家自然不會有平時那麽高的專註力,隨時處理工作中復雜情況的能力也下降了,禍不單行,導致意外發生。
負面情緒促進了事故的發生,這壹點已經被心理學家的實驗研究所證實。美國心理學家對410名離婚汽車司機進行調查後發現,在離婚前後的6個月內,違章和發生事故的比率遠高於其他司機,尤其是在離婚前後的3個月內,這表明事故和負面情緒之間存在正相關關系。
怎樣才能降低第二次甚至更多次災難發生的概率,使之分開?
首先,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是用理智來調節情緒。第壹次災難發生後,采取各種積極措施盡快消除不良情緒,從事各種沒有負面情緒的活動,就可以避免第二次災難的發生。
其次,人遇到災難後,要盡量開朗。過去的就讓它過去吧。既然不幸的事情發生了,就不要壹直糾結於此,因為受苦的是妳自己。
再次,心情不好的時候,不要從事精細易出事的活動,抑郁的心情恢復後才能從事以上活動。只有這樣,才能有效控制災難的再次發生。
@北京幸福慈善基金會
#輔導員說#
#心理成長前沿#
#生活心理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