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舉例:想到他可能遭遇的種種危險,真教人不寒而栗。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褒義詞
語法用法:作謂語、定語;用於想到、聽到或見到令人恐懼不安的
成語結構:緊縮式
產生年代:古代
成語正音:而,不能讀作“ěr”。
成語辨形:栗,不能寫作“粟”或“票”。
成語辨析:不寒而栗和“毛骨悚然”;都形容害怕、恐懼。但“毛骨悚然”語義重;並可形容非常冷;不寒而栗不能形容冷;可表示內心的害怕。
成語謎面:熱身戰;六月打顫
歇後語:夏天發抖
祝妳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