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您訪問本頁,本頁的主要內容為解釋成語以少勝多的出處和來源,以及回答以少勝多的意思是什麽,其中包含英語翻譯和造句,同時提供了百度百科和SOSO百科的鏈接地址,為您全方位的詮釋以少勝多成語。如果本頁找不到內容,在頁尾點擊回百度搜索。
[成語解釋] 用少數的力量戰勝多數的力量;以弱小戰勝強大。
[正音] 少;不能讀作“shào”。
[近義] 以弱勝強 以壹當十
[反義] 倚強淩弱
[用法] 含褒義。壹般作謂語、定語。
[結構] 偏正式。
[例句] 曲波《林海雪原》:“小分隊~;消滅了土匪。"
百科解釋如下:
以少量的精兵強將,戰勝強大的敵人。其出處為鄧小平《我們有信心把中國的事情做得更好》:“抗日戰爭打了八年,抗美援朝打了三年,我們有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的傳統。”古代三大有名的以少勝多的戰役分別是官渡之戰、淝水之戰、赤壁之戰。
目錄 ? 基本信息
? 以少勝多的經典戰役
英漢詞典解釋
>>到愛詞霸英語查看詳解
基本信息[回目錄]
詞目 以少勝多 讀音 yǐ shǎo shèng duō 釋義 以少量的精兵強將,戰勝強大的敵人。 出處 鄧小平《我們有信心把中國的事情做得更好》:“抗日戰爭打了八年,抗美援朝打了三年,我們有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的傳統。” 以少勝多的戰例 牧野之戰 姜尚、周武王 不足10萬(壹說4.5萬)——17萬(壹說70萬)商全軍覆沒
柏舉之戰 孫武、伍員、磕閭 3萬——20萬 千裏破楚,五戰入郢
陰晉之戰 吳起 5萬——50萬 大敗秦軍
伊闕之戰 白起 10萬——24萬 全殲
鄢郢之戰 白起 7萬余-----楚國舉國之兵(壹說35萬) 全殲35萬
即墨之戰 田單 不詳 將燕軍逐出齊國
鄗代之戰 廉頗、樂乘 20萬——60萬 大敗燕軍
巨鹿之戰 項羽 6萬——40萬 殲滅
彭城之戰 項羽 3萬——56萬 殲20萬
井陘之戰 韓信 3萬——20萬 滅趙,俘趙王歇
濰水之戰 韓信 數萬——20萬 滅齊,
昆陽之戰 劉秀 不足2萬——42萬 王邑僅率數千人逃回洛陽
祝阿、臨淄之戰 數萬——20多萬 滅張步,平齊
赤亭之戰 虞詡 3千——數萬
兗州之戰 曹操 數萬——數10萬 迫降30萬
官渡之戰 曹操3萬——11萬 殲8萬余人
赤壁之戰 劉備、周瑜 5萬——20余萬 為三國鼎立奠定了基礎
合肥之戰 張遼 7000——10萬(壹說3萬) 大敗吳軍
涼州之戰 馬隆 3500——數萬 平定涼州
彜陵之戰 陸遜 5萬——不足10萬 蜀國從此衰落(三國誌中記載蜀國4萬兵力)
前秦滅前燕之戰 王猛 6萬——30萬 殲敵近20萬
淝水之戰 謝玄 8萬——97萬(壹說87萬) 苻堅敗至洛陽,僅剩10余萬
鐘離之戰 韋睿、曹景宗 20萬——數十萬 北魏死傷被俘30萬
鄴城之戰 爾朱榮 7千——30萬
北伐之戰 陳慶之 七千——50多萬 從铚縣至洛陽,前後作戰47次,攻城32座,皆克,所向無前。
沙苑之戰 宇文泰 數萬——20萬 伏擊戰,殲8萬余人
玉壁之戰 韋孝寬 不詳——15萬左右 城邑保衛戰,殲7萬余人
金鄉之戰 於仲文 8千——10萬 全殲敵軍
淺水原之戰 李世民 不詳——10余萬 消滅薛仁杲
虎牢之戰 李世民 5萬——10余萬 殲滅竇建德
唐平蕭銑之戰 李靖 不詳——40余萬 平蕭銑
奉天、靈臺之戰 郭子儀 不詳——30余萬(壹說數十萬) 殲敵近10萬
太原之戰 李光弼 不滿萬人——10萬 城邑保衛戰,殲敵7萬余人
雍丘之戰 張巡 3千——數萬 城邑保衛戰,不詳
睢陽之戰 張巡 6800——13萬 城邑保衛戰,殲12萬人
嘉山之戰 郭子儀、李光弼 不詳——5萬余 殲敵4萬
象牙潭之戰 周本 7千——數萬 俘5千
西夏、吐蕃攻宋之戰 劉舜卿 不詳——20多萬 擊退夏蕃聯軍
達魯古城之戰 完顏阿骨打 不詳(壹說2萬)——27萬 大敗遼軍
護步達岡之戰 完顏阿骨打 2萬——70萬 大敗遼軍主力
六合之戰 趙匡胤 2千——2萬 殲5千
和尚原之戰 吳絳、吳璘 數千——10余萬 俘萬余,大敗金軍
順昌之戰 劉锜 1.8萬——10余萬 城邑保衛戰,大敗金軍
郾城之戰 嶽飛 數千——1.5萬 大敗金軍精銳
陳家島海戰 李寶 3千——10萬 海戰,全殲金軍
采石之戰 虞允文 1.8萬——17萬 水戰,大敗金軍
海州之戰 魏勝 不詳——30萬 大敗金軍
六合之戰 畢再遇 不詳——10萬 城邑保衛戰,大敗金軍
廬州之戰 杜杲 不詳——號80萬 城邑保衛戰,大敗金軍
邊堡寨之戰 成吉思汗 不詳——30萬 大敗金軍
納忽山、不黑都兒麻之戰 成吉思汗 4萬——8萬 全殲
迦勒迦河之戰 哲別、速不臺 不足3萬——8萬 全殲
賽約河之戰 拔都、速不臺 不足5萬——10萬 全殲
鄂州之戰 伯顏 20萬——60萬 大敗宋軍
丁家洲之戰 伯顏 10萬——13萬 大敗宋軍精銳
厓山海戰 張弘範、李恒 數萬——20萬 海戰,全殲
虎嘯山之戰 張庭瑞、焦德裕 5千——數萬 大敗宋軍
鄱陽湖之戰 朱元璋 20萬——60萬 水戰,全殲陳友諒
白溝河之戰 朱棣 1O余萬——60萬 死傷10多萬
上峰嶺之戰 戚繼光 1500——2千 殲敵倭寇300余人
渾河之戰 努爾哈赤 80人——800人 奇跡
薩爾滸之戰 努爾哈赤 4.5萬——約11萬 殲敵約5萬人
寧遠之戰 袁崇煥 不滿2萬—13萬(或五六萬,或10余萬)
貴陽之戰 王三善 2萬——10萬 扭轉了平叛戰局
清征達瓦齊之戰 阿五錫、巴圖濟爾噶勒 22——2千余人 奇跡
渾河之戰 長齡 4萬——10多萬 收復南疆西四城
黃橋戰役 新四軍 5000人——1.5萬 殲敵1.1萬人
蘇中戰役 解放軍 3.3萬人——12萬人 七戰七捷,殲敵5.3萬人
淮海戰役 解放軍 60萬——80萬 殲敵55萬
曹劌論戰,歷史上有名的以少勝多戰鬥
以少勝多的經典戰役[回目錄]
古代三大有名的以少勝多的戰役分別是官渡之戰、淝水之戰、赤壁之戰。
1.官渡之戰 官渡之戰是中國東漢建安五年(公元200年),曹操(後來的魏武帝)統軍在官渡(今中國中部河南中牟境)地區擊敗袁紹軍隊進攻的壹次決戰。
東漢末年黃巾起義失敗後,鎮壓義軍的豪強勢力擁兵割據,逐鹿中原。北方最大的割據勢力袁紹自恃實力雄厚,圖謀相機消滅曹操集團。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整飭政務,屯田積糧,加緊準備抗擊袁紹。東漢建安五年,曹操得以集結軍隊近2萬人於官渡,待機與袁紹決戰。
到了二月,袁紹率兵卒10萬、騎兵萬多人進軍占領黎陽。曹操采納謀士荀攸聲東擊西之計,假裝要北渡。袁紹分兵西應,曹操揮師東襲,斬袁紹大將顏良,殺文醜,大敗袁軍。
袁紹初戰失利,銳氣受挫,於是變分軍進擊為結營緊逼,企圖以優勢兵力迫曹軍決戰。曹操避免在不利條件下決戰,主動退守官渡。袁紹壹再拒絕部屬分兵襲擊都城許(今中國中部河南省許昌東)的建議,企圖等曹軍糧盡敗退,乘勢攻殲。後來曹軍缺糧,士卒疲憊,後方時有反叛,曹操相持不懈,頑強堅守,不久獲得補給後,出奇兵襲燒袁軍糧車,迫使袁紹分兵護運糧草。
袁紹再次拒絕分兵襲擊許攸的建議。曹操冒用袁軍旗號,詐稱援兵,乘夜從小道焚燒袁紹的屯糧(烏巢)。天明,曹操知袁軍救兵將至,督軍奮戰,大敗袁軍,***消滅袁軍主力7萬余人,繳獲全部軍資。袁紹僅率800余騎北逃,從此壹蹶不振。
總結官渡之戰 曹操利用袁紹恃強驕躁、不善用人、疏於籌策的弱點,後發制人,攻守相濟,把握戰機,出奇制勝,成為中國古代戰爭史上以少勝多的著名戰例。 2.淝水之戰 淝水之戰是東晉太元八年(前秦建元十九年,公元383年),東晉在淝水(今安徽瓦埠湖壹帶)擊敗前秦進攻的戰爭。
前秦在統壹北方後,不斷向南擴張,先後攻取東晉的梁、益兩州及襄陽(今屬中國中南部湖北省)、彭城(今中國東南部江蘇省徐州)等地。前秦主苻堅為了滅亡東晉,統治全國,在前秦建元十九年七月調集90多萬兵力,對晉發動了大規模的進攻。面對前秦軍的進攻,東晉內部壹致主張抵抗。執掌朝政的宰相謝安,命荊州刺史(官職名)桓沖加強長江上遊的防禦,命令征討大都督謝石、前鋒都督謝玄等,率水陸軍8萬前往淮水壹線抗擊秦軍,派龍驤將軍胡彬率5000水軍增援壽陽(今中國東南部安徽省壽縣)。
開始東晉的軍隊開戰不利,後來接受趁秦軍尚未集中,迅速擊敗其的建議,改為變被動防衛為主動進攻的政策。兵力處於劣勢的晉軍首戰告捷,士氣大振,接著水陸兼程,直逼淝水東岸。而秦軍上下離心、將士厭戰。晉軍及時搶渡淝水猛攻。苻融臨時整頓隊伍,他的馬突然倒地死了,於是軍威大泄。晉軍乘勝追擊至青岡(今壽縣西30裏處),秦軍大敗。潰兵聽到風聲鶴鳴,就以為是晉兵追來,因而晝夜奔跑,饑寒交迫,死者十之七八,到了洛陽,只剩下10余萬人。苻堅中箭,逃往淮北壹帶。
總結淝水之戰 是東晉十六國時期南北之間壹次大規模的戰爭。秦主苻堅無視內部不穩、民心背離、士卒厭戰的情況,恃眾輕敵,單路突進,急於決戰,招致大敗。東晉面臨強敵進攻,壹致抵抗,並根據敵情及時改變作戰方略,在秦軍後續兵力未抵淝水前,抓住時機,與之決戰,終獲全勝。此戰成為中國戰爭史上以少勝多的著名戰例之壹。 3. 赤壁之戰 赤壁之戰是東漢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吳國的孫權、蜀國的劉備統領軍隊在長江赤壁(今中國中南部湖北省蒲圻西北,壹說嘉魚東北)壹帶,大敗曹操軍隊的壹次著名決戰。
曹操敗袁紹、破烏桓,基本統壹北方後,於建安十三年七月,自宛(今中國中部河南省南陽)揮師南下,想要先滅劉表,再順長江東進,擊敗孫權,從而統壹天下。
曹軍進占新野(今屬河南),當時荊州劉表已死,其子劉琮不戰而降。曹操收編劉表部眾,號稱80萬大軍向長江推進。劉備在長阪(今湖北當陽境)被曹軍大敗後,於退軍途中派諸葛亮赴柴桑(今中國中南部江西省九江西南)會見孫權,***謀抗曹。吳國的大將周瑜、魯肅與諸葛亮等精辟分析局勢,指出曹軍兵力雖實有20余萬,但有後方不穩、遠道勞師、不服水土、短於水戰等弱點可乘,堅定了孫權與劉備結盟抗曹的決心。孫權命周瑜為主將,程普為副,率3萬精銳水軍,聯合屯駐樊口(今湖北鄂州境)的劉備軍,***約5萬人沿長江西進,迎擊曹軍。曹軍不善水戰,又值疾疫流行,被孫劉聯軍阻擊於赤壁。戰鬥力大減,初戰受挫,被迫駐守江北烏林(今湖北洪湖縣境)壹帶,隔江與聯軍對峙。曹操下令將戰船首尾相連,結為壹體,以利演練水軍,伺機攻戰。
周瑜采納部將黃蓋所獻火攻計,並命令他致書曹操假裝投降,以出奇制勝。曹操自信穩操勝券,戒備松懈。黃蓋選擇時機派船逼近曹軍,下令同時點燃船上的薪草,火船乘風闖入曹軍船陣,頓時壹片火海,延及岸上營寨,曹軍死傷慘重。周瑜等率軍乘勢沖殺,曹軍潰敗。曹操領殘余部隊從華容道(今湖北潛江南)逃向江陵,兵力折損大半,無力再戰,退卻而走。
聯軍乘勝擴張戰果,周瑜率軍沿江進攻江陵,分別派遣部將甘寧繞道攻取夷陵(今湖北宜昌境)。孫權統領大軍東征合肥(今屬中國東南部安徽省)。劉備領兵追至江陵後回師夏口(今武漢境),沿漢水向北進發以迂回到曹操軍隊的後方,並分兵搶占荊州要地。
總結赤壁決戰 曹操在有利形勢下,輕敵自負,指揮失誤,終致戰敗。孫權、劉備在強敵進逼關頭,結盟抗戰,揚水戰之長,巧用火攻,終以弱勝強。此戰為爾後魏、蜀、吳三國鼎立奠定了基礎。
“看了上面其他人寫的,極其犀利” “以前挺信任百度百科的,今天看來,亂寫的不少;”———十劍仙,孤為這句話負責;
“懶得改了,要改的敵方太多了,改不過來”
百度百科地址:baike.baidu.com/view/2297036.htm
SOSO百科地址:baike.soso.com/v7860299.htm
百度搜索:《 點擊此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