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成語故事 - 壹秋之貉意思

壹秋之貉意思

壹秋之貉意思具體如下可供參考:

壹、簡述

1、壹丘之貉(拼音:yī qiū zhī hé)是壹個成語,出處:東漢·班固《漢書·楊惲傳》:“若秦時但任小臣,誅殺忠良,竟以滅亡,令親任大臣,即至今耳,古與今如壹丘之貉。”後世據此典故引申出成語“壹丘之貉”。

2、壹丘之貉指彼此為同壹山丘上的貉,比喻彼此壹樣都是壞人,沒有差別。含貶義;在句中壹般作賓語。

二、成語故事

1、漢朝時有壹個名叫楊惲的人,有著非常顯赫的出身。他的父親是漢昭帝時官拜丞相的楊敞,母親是大史學家司馬遷的千金。在這樣的書香門第下,楊惲從小就受到良好的教養,未成年時就飽讀詩書,學問淵博。

2、漢宣帝即位後,楊惲知道了大將霍光謀反的消息,最先向漢宣帝報告,所以,事後被漢宣帝提拔為平通侯,從此在朝廷裏嶄露頭角。當時,朝廷上下都彌漫著壹股賄賂、奢靡的風氣,朝臣只貪圖榮華富貴,追逐權勢地位,對國家政事和百姓疾苦,壹點都不關心。

3、就知道吃喝玩樂。楊惲作中山郎後,采取壹系列措施整頓這些弊病。由於少年得誌,又有功勞在身,所以楊惲逐漸變得驕傲自滿,與傅長樂(長樂是宣帝非常信任的故友)發生了壹場非常不愉快的爭執。

4、有壹次,楊惲聽聞匈奴的領袖單於被人殺了,便說:“遇到這樣壹個不好的君王,他的大臣給他擬好治國的策略而不用,才導致自己白白送了命,就像秦朝時的君王壹樣,專門信任小人,殺害忠貞的大臣,終於亡了國。如果當年秦朝不如此,可能到現在國家還存在。

5、從古到今的君王,就像在同壹山丘生長的貉獸壹樣,毫無差別,專門信任小人,容納不了忠臣。”楊惲這番“古與今,如壹丘之貉”的話傳到皇帝耳朵後不久,他便被免職查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