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德隆望蜀》:“隆”是甘肅省的簡稱,“蜀”是四川省的簡稱。甘肅省比四川省小,和貪得無厭比。
3.“慶父死,魯未畢”:“魯”是山東省的簡稱。慶符是春秋時期魯莊公的弟弟。為了篡權,他兩次殺死了繼承人國君。所以“慶父之死,路南未盡”的比喻,意思是邪頭不除,禍不單行。
4.“錢驢技窮”,或稱“錢驢技”:“錢”是貴州省的簡稱。比喻“黔驢技窮”,用盡了有限的技巧。
5.“有特色”與“無特色”:古人認為渭河是清濁的,流入渭河就是清濁的。“明辨是非”比喻明明白白,是非分明。“不分路徑,不分養分”比喻好壞不分,對錯不明。
6.“壹葉障目,不見泰山”;“目不識泰山”;“穩如泰山”;“重如泰山”:泰山為五嶽之首,聞名全國。其中,南天門、玉皇頂、日觀峰等名勝古跡是絕佳的旅遊景點。
7.“不知廬山真面目”:廬山是中國的旅遊勝地,在江西省。廬山有許多峭壁、清泉和瀑布。因為江河湖海和雲海中停滯的水汽,廬山的景色常常被遮住。宋代大詩人蘇軾有壹句關於廬山的名句:“從山的側面看,山成了峰,遠近不同。不知廬山真面目,只在此山中。”
8.《合浦還珠》:合浦縣,原籍廣東,現屬廣西。因為是沿海縣,水產發達,特別是有名的珍珠,所以現在用合浦還珠來比喻找回丟失的東西或人們歸還。
9.“幸福如東海”:東海是中國四大邊緣海之壹,僅次於南海,面積是黃海的兩倍,又大又深。現在的“幸福如東海”的比喻是無法形容的,是壹個極好的祝賀詞。
10.“壽比南山”:南山,即秦嶺主峰之壹的終南山,位於陜西省xi安南部,這裏有金花洞、玉泉洞、日月巖等名勝古跡,是Xi安的旅遊景點之壹。
11.“逐鹿中原”:中原原指中國黃河中下遊地區,是中華民族的發祥地。現在指的是整個中國。“逐鹿中原”比喻在整個中國,群雄並立,爭奪天下。
12.“不到黃河不死”;“跳進黃河也洗不清”;《黃河之水如何移天》:黃河是中國第二長河,發源於青海省,流入渤海。黃河流經黃土高原,帶來大量泥沙,所以有“跳進黃河洗不掉”之說,又因為黃河自古就是天險,難以跨越,也有“不到黃河心不死”之說。
13.“不到長城非好漢”:長城是中國的象征,是中國的驕傲。全長6700多公裏,被譽為萬裏長城。中國工農紅軍基本都是從南方走到長城的,真是難能可貴,所以有“不到長城非好漢”的豪言壯語。
14.“洛陽紙貴”:洛陽是中國古都之壹,晉代左思寫下了舉世聞名的《三都賦》。"於是豪宅競相摹仿,洛陽紙貴."後人常用“洛陽紙貴”來贊美他人作品的廣泛流傳。
15.《行走在邯鄲》:邯鄲是戰國秦漢時期黃河北岸最大的商業中心。現在是河北省南部京廣鐵路線上的重鎮。“邯鄲學步”比喻不恰當地學習別人的經驗,結果適得其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