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成語故事 - 這個成語的故事是誰寫的?

這個成語的故事是誰寫的?

李(65438+10月3日,683-753),小字老奴,隴西人,宗室宰相,長平王李的曾孫。

李出身於唐朝的宗室。早年歷任千牛直、太子中允、太子余德、郭子思葉、余、刑部侍郎、吏部侍郎、黃門侍郎。後來拜對方為禮部尚書,被授予同壹個道術。

開元二十四年(736),李繼位張九齡,升任刺史(右相)。後來被封為晉公,也是尚書的仆從。天寶十壹年(65438+753年10月)十壹月,李病逝,追授為太尉、揚州刺史。後被楊誣告謀反,斬首重葬,財產被沒收,子孫被流放。

李擔任宰相長達19年,是玄宗時期在位時間最長的宰相。他獨攬大權,堵塞道路,排斥人才,導致了紀律和紀律的紊亂。他還建議重用胡姜,把安祿山做大,被認為是唐朝由盛轉衰的關鍵人物之壹。

信親的宦官妃嬪。所以很受玄宗歡迎,在朝中做官19年。李接觸的都是普通人。他在外表上總是表現出友善和與人合作,嘴裏說的都是好聽的,親切的話。但實際上,他的氣質和他膚淺的態度是完全相反的;他原來是壹個非常狡猾陰險的人,經常出餿主意害人。

不過壞人雖然有時候也能達到損人不利己的目的,但是時間久了就會發現這種虛偽,所以大家都會在背後說他“嘴裏有蜜,肚子裏有劍”。那就是:嘴巴甜,心裏劍傷人。到了唐代,書中還有侍郎李義府。他平時的動作和表情都很忠誠,很溫柔。而且不管跟誰說話,他總是先對自己露齒壹笑,表現出自己的真誠和善良。其實地球人的內心既卑鄙又奸詐,經常用陰險的伎倆害人。過了很久,人們也找到了他的面具,把它裹在背後,說他“笑裏藏刀。”

像李和李義府這樣的人是可怕的,因為他們並不像他們看起來那樣。如果他們不小心,他們就會受害。因此,它不僅是壹個很好的成語,也是對我們交友的壹個警告。“隱劍”和“笑裏藏刀”雖然出自兩個人的兩個故事,但意思是壹樣的,都是形容人的口是心非,表裏不壹;外在表現很好,很有魅力,人也願意交朋友,但內心卻在想盡辦法算計人,謀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