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成語故事 - “人若有誌,萬事可為。”什麽意思?(要詳細的例子)

“人若有誌,萬事可為。”什麽意思?(要詳細的例子)

“人若有誌,萬事可為”的意思是:只要有決心,有毅力,事情終究會成功。

例子如下:

擦了五年玻璃的農村小夥。

以前有位小夥子,他只身從農村來到城市,只有初中畢業,身體非常單薄,只能找點比較輕的體力活幹。他到了壹家保潔公司,主要工作就是擦玻璃,公司管食宿,每月工資300元。

他很滿足,幹起活來十分賣力。有人問他:“妳這麽小,為什麽不在家上學,出來受罪賺這點錢?”他說:“我家裏窮,父親癱了,母親種地,家裏沒錢供我上學,我文化太低,能有這份工作已很滿足了,每月還能給家裏寄點錢呢。”

他在這家保潔公司壹直擦玻璃,他的同事換了壹批又壹批,有的甚至剛做三四天就因為嫌薪水少、幹活臟走了,他壹直堅守著這個位置。整整五年,他已經是二十多歲的大小夥子,這座城市裏的寫字樓、賓館、商場他幾乎都去服務過多次。他工作壹如既往的賣力,壹絲不茍,很多顧客還點名要公司派他過來,他簡直成了公司的形象代言人。

人們都知道他,他和他的服務對象成了熟人和朋友。有壹天,有個新來的女孩問他:“聽說妳擦了五年的玻璃,每月只掙300塊錢,為什麽不換個工作呢?”他笑笑說:“會換的。”

有壹天,人們熟知的擦玻璃工突然消失了。幾天後,壹家快餐店開業了,老板就是擦了五年玻璃的他。快餐很適應城市的快節奏,競爭自然異常激烈,而他的快餐店卻很快打開了局面。

原因很簡單,他在擦玻璃的五年,走遍了每個寫字樓、賓館、商場,結識了裏面的人,五年擦玻璃的表現已經給人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當他的快餐店發展到整個城市的角落,資產逾千萬時,認識他的人無不感慨地說:“這位老板曾擦了五年的玻璃。”

有記者采訪他,問他如何從壹個擦玻璃的打工仔開快餐店,並在眾多實力雄厚的競爭對手中脫穎而出時。他只說了壹句:“因為我曾為人擦過五年的玻璃,並且擦得很好!” 。

擴展資料:

“人若有誌,萬事可為”出處:

南朝《後漢書·耿弇(yǎn)傳》中《臨淄勞耿弇》(劉秀):“將軍前在南陽,建此大策,常以為落落難合,有誌者事竟成也。"

創作背景

公元29年冬,即位四年的東漢光武帝劉秀,為了鞏固新成立的政權,派遣建威將軍耿弇率領大軍討伐割據青州的軍閥張步。耿弇智勇雙全、指揮有方。他先攻祝阿城,“自旦攻城,未中(午)拔之”;繼而又“聲東擊西”,消滅敵人大批有生力量,先後攻占了巨裏城,臨淄城。

在“飛矢中弇股”的情況下,他仍身先士卒,率領將士殲滅了敵軍主力部隊,敵人處於土崩瓦解之勢。勝利在望,光武帝親臨臨淄,慰勞耿弇,盛贊其大智大勇,與韓信“功足相方”,而且“難於信也”。光武借此以激勵耿弇,爭取最後的勝利。

同時,又把自己處理張步同高祖處理田橫相比,宣布對敵政策,以鼓勵張步認清形勢,歸降漢朝。光武帝這壹舉動,既鼓舞了士氣,振奮精神,又瓦解了敵軍,有力地促使戰爭的迅速解決。不久,在耿弇的窮追猛打之下,張步不得不“肉袒負斧锧於軍門”,投降了光武帝。至此,“齊地悉平,割據勢力被鏟除。”

百度百科——光武帝臨淄勞耿弇

百度百科——勵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