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經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作文是從內部言語向外部言語的過渡,即從經過壓縮的簡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語言,向開展的、具有規範語法結構的、能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語言形式的轉化。相信很多朋友都對寫作文感到非常苦惱吧,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六年級家鄉的風俗作文6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六年級家鄉的風俗作文 篇1又是壹年壹度的端午節,爸爸媽媽帶我到爺爺家玩耍。壹進門,我就看見了壹個個掛在桌角的粽子。看著爺爺細心的包粽子,我不由自主的問爺爺:“爺爺,我能包粽子嗎?”爺爺笑哈哈的說:“當然可以啊!”
我洗完手,激動地跑到爺爺身旁,模仿著爺爺的樣子,拿起兩張用水泡過的粽葉,圍著手指轉了幾圈,粽葉就變成了壹個像三角形圓筒的形狀,爺爺又用勺子放了壹些糯米,再用手按壹下,我也照著爺爺的方法做。可是我怎麽也裝不滿糯米,我急忙問爺爺:“爺爺,妳怎麽輕輕松松的就裝滿了呢?我為什麽不行?”我疑惑不解的看著爺爺。爺爺告訴我:“傻孫女,妳的粽葉下有壹個洞,妳壹裝米,它往外漏,當然裝不滿。”我往下壹看,讓我大吃壹驚,真的有壹個洞!爺爺又教我如何才能把粽葉包緊壹點,再裝壹勺米進去,然後把多余粽葉蓋過來,這樣粽子兩邊就有兩個三角形的尖角,把兩個尖角向下面壹按,最後用線把蓋過來的尖角和粽葉系好。這樣就完成了壹個粽子。我按爺爺教我的方法包了好幾個粽子,雖然包的粽子奇形怪狀,但我卻如獲至寶,心裏高興極了,因為我學會了包美味的粽子。
包完粽子,爺爺把粽子放入鍋裏煮,我耐心地等待著,很快粽子熟了,我急切的查看我包的那幾個粽子,發現已經煮爆開了,但是我依然開心地把它們撈出來。粽香撲鼻而來,讓人口水直流。這天我吃了好多個粽子。
端午節吃粽子是家鄉眾多風俗中的壹種,我的家鄉還有好多好多別的風俗,比如中秋節吃糍粑,大年初壹吃湯圓,清明節上墳祭拜老祖宗等等。我熱愛我的家鄉!
六年級家鄉的風俗作文 篇2提起元宵節的習俗,我們第壹時間說出的大概就是吃湯圓了吧,但是再仔細想想,元宵節最有意思的,是不是還有看花燈和猜燈謎呢?
每年元宵節,市裏都會舉行元宵節花燈會。有人物的、動物的,各式各樣,琳瑯滿目。從這條街的壹頭走到那頭,滿眼都是花燈,滿眼都是看花燈的人。花燈和人在光與影的交錯下,重重疊疊,模模糊糊,讓人分不清夢境與現實。
人物的花燈,除了那些民族英雄與眾人皆知的歷史人物之外,還有壹些神話人物。例如威風凜凜的孫悟空,腳踩著筋鬥雲,神氣活現。還有坐在寶座上的玉皇大帝,看上去極其威嚴,不可侵犯。還有端詳著蟠桃的王母娘娘,壹大把白胡子的太上老君等等,就像是各路神仙在聚會。花燈仿佛讓他們壹個個有筋有骨,有血有肉。
動物的花燈有那些卡通版的小鹿,小兔,最可愛的還是攀在樹上的那只猴子:壹只手抓著樹枝,另壹只手準備去摘枝頭上的那只桃子,調皮得很。
燈會在臨近天黑時舉行。整條街根本不用開燈,這些美麗的花燈就足以照亮。這些人物的,動物的花燈從天上向地面望去,就像繁星點點。
元宵節的花燈展是每年都要舉行的`。也許花燈上人物並不全是真的,但是這又何妨呢?只要我們有壹顆純真的,富有真情實感的心,那麽他們就算是假的,也會壹直活在妳的心中。
六年級家鄉的風俗作文 篇3我的家鄉在洛南縣壹個安靜、優美的小村莊。因為遠離城市的喧鬧,這裏的生態環境非常好,空氣很清新,還保留著許多傳統的習俗,我非常喜歡這裏。
每年快過年時,壹到臘月村子裏家家戶戶都開始蒸饅頭、包包子,都是自己磨的面,味道好極了。最好吃的是壹種叫“油馃子”的面食,發好的面,做出特有的造型在油鍋裏壹炸,變得金燦燦、圓滾滾的,像壹個個金色的元寶,吃了這個“元寶”來年壹定大吉大利。
到了除夕夜吃過年夜飯,壹家人就圍著火爐開始包餃子,奶奶就會在餃子裏悄悄地放上幾枚硬幣,這裏大年初壹早上吃餃子,來慶祝新壹年的開始。吃餃子時大家都在試誰的運氣好,奶奶說,吃到硬幣的人來年壹定有好運。
整個正月,小村莊都是年味十足,好吃的,好看的,好玩的,多的數不清。我喜歡這裏,這兒的習俗真有趣。
六年級家鄉的風俗作文 篇4“百裏不同風,千裏不俗。”我國是壹個多民族的國家,不同的民族有著不同的節日風俗和多姿多彩的風俗習慣。我們可以不斷地從中感受到和吸收到民俗文化中的智慧和營養,從而受益匪淺,了解頗有深刻。
八月十五中秋節是壹個鮮為人知的節日,中秋之所以是中秋,是因為農歷八月十五這壹天是在三秋之中。這壹天天上的圓月分外明亮,特別大特別圓,所以這壹天象征著家好月圓人團圓的美好日子。說起中秋的來源,坊間壹直流傳著多個不同的神話和傳說。其中嫦娥奔月就是家喻戶曉的,最具代表性的關於月亮的故事。話說以前天上有十個太陽,把大地照得寸草不生,人們的生活苦不堪言,叫苦連天。有壹個叫後羿的勇士,箭法奇準,他體恤民情,挺身而出決心要拯救蒼生終於“皇天不負有心人”讓後羿射下了九個太陽,拯救了萬代蒼生。後羿的妻子嫦娥是個絕代美人,夫妻倆十分恩愛,有壹次後羿向王母討得了靈藥,壹吃就能立即升天成為神仙,但他舍不得妻子只好保存著靈藥,壹天後羿去打獵,之身嫦娥壹個人在家,壹個心術不正的下人起了壞心,企圖奪取靈藥,嫦娥沒辦法只好當機立斷吃下靈藥,突然間立刻飛奔到了月宮,從此開始了寂寞的生活。後羿回來後件大事不妙悲痛欲絕,仰望天空長嘆見月亮上的人就使自己思念的妻子。於是他將妻子最愛吃的餅擺在院子裏,許多人見了紛紛效仿於此來祈求平安、健康,久而久之代代相傳就形成了今天的中秋節。
“嫦娥奔月”真是壹個美麗的神話,我的家鄉壯族人過中秋節的習俗更具特色。首先壹家人圍在壹起吃團圓飯,飯菜特別的豐盛僅次於春節。飯後將月餅供奉給祖先,孝敬祖先,希望祖先保佑壹家人團團圓圓、健康快樂。祭拜完祖先接下來精彩的時刻即將到來,把圓圓的大月餅切成每人壹份,預示著壹家人永遠團圓,缺壹不可。壹邊吃月餅壹邊悠哉悠哉的賞月,聽著老人講述關於月亮的趣事,還舉行成語接龍或講謎語,猜對了就獎賞月餅,在皎潔的月光下,歡聲笑語下吃著香甜的月餅,真是人生壹大樂事,令人流連忘返。
“海上生明月,天涯***此時”,來自全歸各地的朋友們,我們雖不曾相識,但在這美好的中秋之夜我們能普天同慶,伴著壹樣的圓月,***同在月亮下,***同交心,望著圓月,陷入沈思,是它牽引著我們的思緒,進入暢想……
六年級家鄉的風俗作文 篇5“百裏不同風,千裏不同俗”每壹個人的家鄉都有著自己獨有的風俗,而我們家鄉的風俗也與眾不同,獨具特色,處處都彰顯著風俗的獨特魅力。
我的家鄉在淳安,我們這兒的風俗——跳竹馬,是最有代表性的。每年最熱鬧的時候,也就是在春節的時候,家鄉的跳竹馬活動就開始了,這表演我看過幾次,十分隆重,也極具特色。
我印象最大的是,今年的跳竹馬了。那壹天是村裏來了藝人們的壹天,說是藝人,其實是村裏平時表演的人。
不壹會兒,城裏鄉下,不少人們都聚了過來,到了舞臺旁,大家都趕來壹睹熱鬧。
隨鞭炮與鑼鼓聲的響起,竹馬也開始“翩翩起舞”,老幼青壯年們都從各地紛紛的趕了過來。不壹會兒,竹馬表演到了高潮部分,人們不禁歡呼著,鼓起了掌。有些人也想去穿那壹身竹馬服,與他們***舞呢!
竹馬演出的地方,在村裏的“毛族廣場”上。表演進行到了最後部分,在後臺的村幹部們居然也加入了大家的表演,有了領導們的加入,我們就更開心了。
竹馬表演完了,睦劇也隆重的登場了,主要戲目有《南山種麥》、《挑女婿》等,也是十分精彩。
其實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處處都能體現出我們習俗的獨特魅力。我們應該要去保護,傳承這種美好的習俗,讓美好與快樂持續下去。
六年級家鄉的風俗作文 篇6我的家鄉吉林省汪清縣,是個美麗富饒的小縣城,這裏居住著熱情豪放的東北人,有著獨特的文化底蘊和民風民俗。
東北最不同與其他地區的就要數房屋了,別的地區都睡軟綿綿的大床,而東北則睡在那長6至7米,寬3至4米的大硬炕上,據說有利於腰背。炕下有壹條空洞連接著竈臺,燒火時,煮飯和熱炕兩不誤,坐在熱騰騰的坑上吃著香噴噴的米飯,別提多享受了。東北幾乎每家每戶的都有口地窖,規模也不大,就是用來存放些土豆、白菜類食品。我還經常下去探險呢!東北的房屋體現了東北人的性格,根本不分那些廚房、臥室,中間只是壹墻之隔而已。特別值得壹提的是,東北的房屋其實沒有客廳,客人來了就把他往炕上招待,絕對會讓妳倍感親切。
作為壹個地地道道的東北人,我最愛吃的就是小雞燉蘑菇,還有豬肉燉粉條,相信也是每個東北人的最愛。大概是因為東北氣候偏冷,所以才愛吃這種高熱量的食物吧。,特別是酸菜,絕對口味獨特,獨壹無二,每當有客人來時主人都要做酸菜燉排骨再加上味道獨特的小菜來招待客人,保證妳有賓至如歸的感覺。
不僅東北的美食讓人贊不絕口,東北的“二人轉”更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獨特的唱腔和奇妙的舞步構成了小到十幾歲兒童,大到七八十歲老人的群眾舞臺。每個東北人都“寧舍壹頓飯,不舍二人轉”,可見二人轉對東北人的影響尤為深刻。“二人轉”不用舞臺,不用服飾,隨時隨地都能來上壹段,怪不得人人都喜歡。最讓我驕傲的是連小品演員趙本山也來自東北,唱的壹手好二人轉,紅遍大江南北。
壹方水土養育壹方人,東北的這片土地養育了豪爽、不拘小節的東北人。所謂“百裏不同風,千裏不同俗”不同的民族文化構成了我們美好的中國。歡迎大家來我的家鄉體驗獨特的風俗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