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成語故事 - 與成語有關的文言文

與成語有關的文言文

1. 有關文言文的成語

刻舟求劍

楚人有涉江者,其劍自舟中墜於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劍之所從墜。”舟止,從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劍不行。求劍若此,不亦惑乎!

葉公好龍

葉公好龍,室中雕文盡以為龍。於是天龍聞而下之,窺頭於牖,拖尾於堂。葉公見之, 棄而還走,失其魂魄,五神無主。是葉公非好龍也,夫似龍而非龍也。

鄭人買履

鄭人有且置履者,先自度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歸取之。及反,市罷,遂不得履。

人曰:「何不試之以足?」曰:「寧信度,無自信也。」

自 相 矛 盾

楚人有賣盾與矛者,譽之曰:“吾盾之堅,物莫能陷也。”又譽其矛曰:“吾矛之利,於物無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應也。夫不可陷之盾與無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守株待兔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觸株,折頸而死。 因釋其耒而守株,冀復得兔。兔不可得得,而身為宋國笑。

2. 有關文言文的成語

朝三暮四宋有狙公者,愛狙,養之成群。

能解狙之意,狙亦 得公之心。損其家口,充狙之欲。

俄而匱焉,將限其食,恐眾狙之不馴於已也,先誑之曰:“與若茅,朝四而暮三,足乎?”從狙皆伏而喜。 刻舟求劍 楚人有涉江者,其劍自舟中墜於水。

遽契其舟,曰:“是吾劍之所從墜。”舟止,從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舟已行矣,而劍不行。求劍若此,不亦惑乎! 葉公好龍 葉公好龍,室中雕文盡以為龍。

於是天龍聞而下之,窺頭於牖,拖尾於堂。葉公見之, 棄而還走,失其魂魄,五神無主。

是葉公非好龍也,夫似龍而非龍也。 鄭人買履 鄭人有且置履者,先自度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

」反歸取之。及反,市罷,遂不得履。

人曰:「何不試之以足?」曰:「寧信度,無自信也。」 自 相 矛 盾 楚人有賣盾與矛者,譽之曰:“吾盾之堅,物莫能陷也。”

又譽其矛曰:“吾矛之利,於物無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應也。

夫不可陷之盾與無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守株待兔 宋人有耕者。

田中有株。兔走觸株,折頸而死。

因釋其耒而守株,冀復得兔。兔不可得得,而身為宋國笑。

掩耳盜鈴 “範氏之亡也,百姓有得鐘者。欲負而走,則鐘大不可負;以椎毀之,鐘況然有音。

恐人聞之而奪己也,遽掩其耳。惡人聞之,可也;惡己自聞之,悖矣。”

毛 遂 自 薦 秦之圍邯鄲,趙使平原君求救,合從於楚,約與食客門下有勇力文武備具者二十人偕。平原君曰:“使文能取勝,則善矣。

文不能取勝,則歃血於華屋之下,必得定從而還。士不外索,取於食客門下足矣。”

得十九人,余無可取者,無以滿二十人。門下有毛遂者,前,自贊於平原君曰:“遂聞君將合從於楚,約與食客門下二十人偕,不外索。

今少壹人,願君即以遂備員而行矣。”平原君曰:“先生處勝之門下幾年於此矣?”毛遂曰:“三年於此矣。”

平原君曰:“夫賢士之處世也,譬若錐之處囊中,其末立見。今先生處勝之門下三年於此矣,左右未有所稱誦,勝未有所聞,是先生無所有也。

先生不能,先生留。”毛遂曰:“臣乃今日請處囊中耳。

使遂蚤得處囊中,乃穎脫而出,非特其末見而已。”平原君竟與毛遂偕。

十九人相與目笑之而未廢也。 愚 公 移 山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裏,高萬仞。

本在冀州之南,河陽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

懲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謀曰:“吾與汝畢力平險,指通豫南,達於漢陰,可乎?”雜然相許其妻獻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損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雜曰:“投諸渤海之尾,隱士之北。”

遂率子孫荷,擔者三夫,叩石墾壤,箕畚運於渤海之尾。鄰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遺男,始齔,跳往助之。

寒暑易節,始壹返焉。拔苗助長 宋人有憫其苗之不長而揠之者,芒芒然歸,謂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長矣。”

其子趨而往視之,苗則槁矣。 天下之不助苗長者寡矣。

以為無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長者,揠苗者也。非徒無益,而又害之。

狐假虎威 荊宣王問群臣曰:“吾聞北方之畏昭奚恤也,果誠何如?”群臣莫對。江壹對曰:“虎求百獸而食之,得狐。

狐曰:‘子無敢食我也!天地使我長百獸。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

子以我為不信,吾為子先行,子隨吾後,觀百獸之見我而敢不走乎?’虎以為然,故遂與之行。獸見之皆走。

虎不知獸畏已而走也,以為畏狐也。今王之地方五千裏,帶甲百萬,而專屬之昭奚恤。

故北方之畏昭奚恤也,其實畏王之甲兵也棗猶百獸之畏虎也。”濫竽充數 齊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

南郭處士請為王吹竽。宣王悅之,廩食以數百人。

宣王死,閔王立。好壹壹聽之。

處士逃。 黔驢技窮 黔無驢,有好事者船載以入。

至則無可用,放之山下。虎見之,龐然大物也,以為神,蔽林間窺之。

稍出近之,應應然,莫相知。他日,驢壹鳴,虎大駭,遠遁;以為且噬已也,甚恐。

然往來視之,覺無異能者;益習其聲,又近出前後,終不敢搏。稍近,益狎,蕩倚沖冒。

驢不勝怒,蹄之。虎因喜,計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喊,斷其喉,盡其肉,乃去。

自相矛盾 《韓非子·難壹》:“楚人有鬻盾與矛者,譽之曰:‘吾盾之堅,莫之能陷也。’又譽其矛曰:‘吾矛之利,於物無不陷也。

’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勿能應也." 鑿壁偷光匡衡勤學而燭,鄰居有燭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發書映光而讀之。邑人大姓文不識,家富多書,衡乃與其傭作而不求償。

主人怪問衡,衡曰:“願得主人書遍讀之。”主人感嘆,資給以書,遂成大學。

涸轍之鮒 莊周家貧,故往貸粟於監河侯。監河侯曰“諾!我將得邑金,將貸子三百金,可乎?” 莊周忿然作色曰“周昨來,有中道而呼。

周顧視,車轍中有鮒魚焉.周問之曰:‘鮒魚來,子何為者耶?’對曰:‘我東海之波臣也.君豈有鬥升之水而活我哉?’周曰:‘諾!我且南遊吳、越之王,激西江之水而迎子,可乎?’鮒魚忿然作色曰:‘吾失吾常與,我無所處。吾得鬥升之水然活耳。

君乃言此,曾不如早索我於枯魚之肆!’” 平漫屠龍 朱漫學屠龍於支離益。殫千金之家,三年技成,而無所。

3. 有什麽文言文關於成語

退避三舍——《左傳·僖公二十三年》:“晉楚治兵,遇於中原,其辟君三舍。”

臥薪嘗膽——《史記·越王勾踐世家》:“越王勾踐反國,乃苦身焦思,置膽於坐,坐臥即仰膽,飲食亦嘗膽也。”

青出於藍——《荀子·勸學》:“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冰,水為之而寒於水。”

塞翁失馬焉知非福——《淮南子·人間訓》:“近塞上之人有善術者,馬無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為福乎?’居數月,其馬將胡駿馬而歸。人皆賀之。…故福之為禍,禍之為福,化不可極,深不可測也。”

熟能生巧——《歐陽文忠公文集·歸田錄》《賣油翁》

4. 有關寓言成語古文

開卷有益 · 博而不精 · 百發百中 · 捕風捉影 · 必恭必敬 · 百感交集 · 兵貴神速 · 杯弓蛇影 · 不寒而栗 · 不合時宜 · 不自量力 · 不拘壹格 · 不可多得 · 不堪回首 · 不可救藥 · 別開生面 · 不可同日而語 · 不倫不類 · 伯樂相馬 · 班門弄斧 · 白面書生 · 八面威風 · 不名壹錢 · 拔苗助長 · 不屈不撓 · 不求甚解 · 髀肉復生 · 病入膏肓 · 不入虎穴,不得虎子 · 拔山舉鼎 · 博士買驢 · 冰山難靠 · 背水壹戰 · 半途而廢 · 不貪為寶 · 白頭如新 · 百聞不如壹見 · 不為五鬥米折腰 · 抱薪救火 · 標新立異 · 不學無術 · 不入虎穴,不得虎子 · 不遠千裏 · 不因人熱 · 別有天地 · 不遺余力 · 百折不撓 · 百丈竿頭 · 不自量力 · 不知所雲 · 賓至如歸 · 拔幟易幟 · 殘杯冷炙 · 寸草春暉 · 草船借箭 · 乘風破浪 · 才高八鬥 · 城狐社鼠 · 滄海桑田 · 草菅人命 · 草木皆兵 · 程門立雪 · 長驅直入 · 車水馬龍 · 乘興而來 · 沈魚落雁 · 乘人之危 · 車載鬥量 · 大筆如椽 · 打草驚蛇 · 雕蟲小技 · 大材小用 · 多多益善 · 大腹便便 · 大公無私 · 當局者迷 · 大逆不道 · 大器晚成 · 當務之急 · 開誠布公 · 不得要領 · 拋磚引玉 · 二桃殺三士 · 爾虞我詐 · 罰不當罪 · 奮不顧身 · 分崩離析 · 風吹草動 · 覆巢無完卵 · 分道揚鑣 · 奉公守法 · 負荊請罪 · 發奸擿伏 · 返老還童 · 發蒙振落 · 風聲鶴唳 · 覆水難收 · 赴湯蹈火 · 分庭抗禮 · 防微杜漸 · 負隅頑抗 · 負重致遠 · 管鮑之交 · 各得其所 · 感恩圖報 · 過河拆橋 · 刮目相看 · 瓜田李下 · 高枕無憂 · 各自為政 · 華而不實 · 好好先生 · 狐假虎威 · 汗流浹背 · 後來居上 · 合浦珠還 · 後起之秀 · 後生可畏 · 火樹銀花 · 堅壁清野 · 間不容發 · 井底之蛙 · 雞口牛後 · 江郎才盡 · 見獵心喜 · 雞鳴狗盜 · 九牛壹毛 · 膠漆相投 · 舉壹反三 · 開誠布公 · 空洞無物 · 沆瀣—氣 · 克己奉公 · 開卷有益 · 侃侃而談 · 口蜜腹劍 · 開門揖盜 · 空前絕後 · 克勤克儉 · 曠日持久 · 困獸猶鬥 · 開天辟地 · 口若懸河 · 空中樓閣 · 刻舟求劍 · 膾炙人口 · 狼狽不堪 · 力不從心 · 兩敗俱傷 · 樂不思蜀 · 老當益壯 · 勞而無功 · 論功行賞 · 老馬識途 · 老牛舐犢 · 老嫗能解 · 老生常談 · 梁上君子 · 藍田生玉 · 濫竽充數 · 狼子野心 · 芒刺在背 · 買櫝還珠 · 馬革裹屍 · 門可羅雀 · 名落孫山 · 孟母三遷 · 馬首是瞻 · 毛遂自薦 · 門庭若市 · 木人石心 · 牛鼎烹雞 · 怒發沖冠 · 鳥盡弓藏 · 南柯壹夢 · 弄巧成拙 · 窮兵黷武 · 寧為玉碎,不為瓦全 · 難兄難弟 · 南轅北轍 · 天真料漫 · 千變萬化 · 七步之才 · 慶父不死魯難未已 · 曲高和寡 · 曲盡其妙 · 千金市骨 · 千鈞壹發 · 千裏鵝毛 · 黔驢技窮 · 千慮壹得 · 巧取豪奪 · 七擒七縱 · 杞人憂天 · 曲突徙薪 · 千萬買鄰 · 犬牙交錯 · 千人所指 · 千載難逢 · 氣壯山河 · 日不暇給 ·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 · 人給家足 · 如火如荼 · 人傑地靈 · 日暮途窮 · 入木三分 · 人琴俱亡 · 人棄我取 · 忍辱負重 · 任人為賢 · 人人自危 · 如釋重負 · 入吾彀中 · 人心如面 · 如魚得水 · 人言可畏 · 孺子可教 · 手不釋卷 · 士別三日 · 死不旋踵 · 師出無名 · 三寸之舌 · 水滴石穿 · 死而不朽 · 傷風敗俗 · 三顧茅廬 · 雙管齊下 · 死灰復燃 · 十行俱下 · 四海之內皆兄弟 · 屍居余氣 · 司空見慣 · 水落石出 · 三令五申 · 四面楚歌 · 三遷之教 · 三人成虎 · 殺身成仁 · 水深火熱 · 識時務者為俊傑 · 三生有幸 · 屍位素餐 · 塞翁失馬 · 上下其手 · 上行下效 · 隨月讀書 · 守株待兔 · 三折其肱 · 土崩瓦解 · 同仇敵愾 · 同仇敵愾 · 太公釣魚願者上鉤 · 同甘***苦 · 同工異曲 · 天經地義 · 天下無雙 · 天涯海角 · 天衣無縫 · 壹夔已足 · 窮兵黷武 · 莊周夢蝶 · 曾參殺人 · 以強淩弱 · 完壁歸趙 · 韋編三絕 · 無出其右 · 為虎作倀 · 刎頸之交 · 無可奈何 · 望梅止渴 · 五日京兆 · 危如累卵 · 萬死不辭 · 萬事俱備只欠東風 · 五色無主 · 亡羊補牢 · 未雨綢繆 · 妄自尊大 · 下筆成章 · 下車泣罪 · 先發制人 · 興高采烈 · 心曠神怡 · 朽木不雕 · 休戚相關 · 先聲奪人 · 小巫見大巫 · 小時了了 · 小心翼翼 · 壹敗塗地 · 有備無患 · 壹不做、二不休 · 壹傅眾咻 · 壹傅眾咻 · 以強淩弱 · 飲醇自醉 · 壹代楷模 · 壹發千鈞 · 約法三章 · 以古非今 · 葉公好龍 · 以管窺天 · 言過其實 · 壹國三公 · 以規為滇 · 愚公移山 · 壹鼓作氣 · 壹揮而就 · 與虎謀皮 · 異軍突起 · 有腳陽春 · 以卵擊石 · 以鄰為壑 · 夜郎自大 · 壹毛不拔 · 壹鳴驚人 · 壹木難支 · 以貌取人 · 羽毛未豐 · 有名無實 · 壹諾千金 · 壹暴十寒 · 壹竅不通 · 壹錢不值 · 予取予求 · 壹丘之貉 · 壹日千裏。

5. 含有文言文的成語

刻舟求劍

楚人有涉江者,其劍自舟中墜於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劍之所從墜。”舟止,從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劍不行。求劍若此,不亦惑乎!

葉公好龍

葉公好龍,室中雕文盡以為龍。於是天龍聞而下之,窺頭於牖,拖尾於堂。葉公見之, 棄而還走,失其魂魄,五神無主。是葉公非好龍也,夫似龍而非龍也。

鄭人買履

鄭人有且置履者,先自度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歸取之。及反,市罷,遂不得履。

人曰:「何不試之以足?」曰:「寧信度,無自信也。」

自 相 矛 盾

楚人有賣盾與矛者,譽之曰:“吾盾之堅,物莫能陷也。”又譽其矛曰:“吾矛之利,於物無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應也。夫不可陷之盾與無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守株待兔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觸株,折頸而死。 因釋其耒而守株,冀復得兔。兔不可得得,而身為宋國笑。

6. 與狗有關的文言文 成語

狗盜雞鳴:①比喻具有微末技能。②比喻偷偷摸摸

狗盜鼠竊:像鼠狗那樣的盜賊。比喻成不了氣候的反叛者

狗吠非主:狗見到不是自己主人的人便吠叫。亦以喻臣奴事奉其主而拒事非其主者。語出《戰國策·齊策六》:“跖之狗吠堯,非貴跖而賤堯也,狗固吠非其主也。”

狗吠之驚:謂小驚憂 狗茍蠅營:像狗那樣茍且求活,像蒼蠅那樣營營往來。比喻不顧廉恥,到處鉆營

狗急跳墻:比喻走投無路時不顧後果地行動。語出《敦煌變文集·燕子賦》:“人急燒香,狗急驀墻。”

狗口裏吐不出象牙:比喻壞人說不出好話

狗馬聲色:良犬、駿馬、音樂、女色。借指窮奢極侈的享樂

狗拿耗子:比喻做外行事或多管閑事

狗皮膏藥。.

7. 急需二十個成語

塞翁失馬

原文

[編輯本段]

近塞上之人有善術者,馬無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為福乎?”居數月,其馬將胡駿馬而歸。人皆賀之,其父曰:“此何遽不能為禍乎?”家富良馬,其子好騎,墮而折其髀。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為福乎?”居壹年,胡人大入塞,丁壯者引弦而戰。近塞之人,死者十九。此獨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譯文

[編輯本段]

從前,有位老漢住在與胡人相鄰的邊塞地區,來來往往的過客都尊稱他為“塞翁”。塞翁生性達觀,為人處世的方法與眾不同。

有壹天,塞翁家的馬不知什麽原因,在放牧時竟迷了路,回不來了。鄰居們得知這壹消息以後,紛紛表示惋惜。可是塞翁卻不以為意,他反而釋懷地勸慰大夥兒:“丟了馬,當然是件壞事,但誰知道它會不會帶來好的結果呢?”

果然,沒過幾個月,那匹迷途的老馬又從塞外跑了回來,並且還帶回了壹匹胡人騎的駿馬。於是,鄰居們又壹齊來向塞翁賀喜,並誇他在丟馬時有遠見。然而,這時的塞翁卻憂心忡忡地說:“唉,誰知道這件事會不會給我帶來災禍呢?”

塞翁家平添了壹匹胡人騎的駿馬,使他的兒子喜不自禁,於是就天天騎馬兜風,樂此不疲。終於有壹天,兒子因得意忘形,竟從飛馳的馬背上掉了下來,摔傷了壹條腿,造成了終生殘疾。善良的鄰居們聞訊後,趕緊前來慰問,而塞翁卻還是那句老話:“誰知道它會不會帶來好的結果呢?”

又過了壹年,胡人大舉入侵中原,邊塞形勢驟然吃緊,身強力壯的青年都被征去當了兵,結果十有八九都在戰場上送了命。而塞翁的兒子因為是個跛腿,免服兵役,所以他們父子得以避免了這場生離死別的災難。

這個故事在世代相傳的過程中,漸漸地濃縮成了壹句成語:“塞翁失馬,焉知禍福。”它說明人世間的好事與壞事都不是絕對的,在壹定的條件下,壞事可以引出好的結果,好事也可能會引出壞的結果。

智①子疑鄰

原文

[編輯本段]

智①子疑鄰

宋②有富人,天雨墻壞③。其子曰:“不築④,必將有盜。”其鄰人之父亦雲⑤。暮⑥而果⑦大亡⑧其財,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鄰人之父。

譯文

[編輯本段]

宋國有壹個富人,因天大雨,他墻坍塌下來。他兒子說:“如果不(趕緊)修築它,壹定有盜賊進來。”隔壁的老人也這麽說。(可富人不聽他們的話。)這天晚上果然丟失了大量財物。這家人很贊賞兒子的聰明,卻懷疑偷盜是隔壁那個鄰居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