擴字成語就是含有“擴”字的成語。如:
擴而充之
拼音kuò ér chōng zhī
出處凡有四端於我者,知皆擴而充之矣。戰國-鄒-孟軻《孟子-公孫醜上》
譯文:凡自身保有(仁,義,禮,智),這四種開端的,就懂得擴大充實它們,(它們就會)像火剛剛燃起,泉水剛剛湧出壹樣,不可遏止。
釋義擴:擴展、擴大範圍、充實內容。
用法作謂語、定語;指擴充
結構偏正式
同韻詞若有所失、挹彼註茲、瑚璉之資、千慮壹失、振古如茲、慎以行師、獨繭抽絲、化公為私、百無壹失、鐵筆無私。
擴展資料
擴常解釋為放大,也用來表示環境大,壹種動作等。擴能做動詞也能用作副詞。
用作動詞時:
1、 擴大:張開 [expand]
知皆擴而充之矣。--《孟子·公孫醜上》
譯文:懂得擴大充實它們
王者何修身正行,擴施善政?--《論衡·感虛》
譯文:為王者如何去提高自己的修養與品行,擴大惠民政策的實施範圍嗎?
2、又如:擴清(廓清;肅清);擴廣(擴張。猶擴大)
用作副詞時:
擴被(普遍施及);擴淡(寬廣淡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