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成語故事 - 什麽人什麽聞四字成語

什麽人什麽聞四字成語

駭人聽聞

hài rén tīng wén

[釋義] 駭:驚嚇;震驚。指使人聽了非常吃驚。

[語出] 宋·朱熹《朱文公文集·答詹師書》:“浙中近年怪論百出;駭人聽聞;壞人心術。”

[正音] 駭;不能讀作“hái”。

[辨形] 駭;不能寫作“賅”。

[近義] 危言聳聽 聳人聽聞

[用法] 含貶義。多用來指驚人的壞消息或事物。壹般作謂語、定語。

[結構] 兼語式。

[辨析] ~和“聳人聽聞”、“危言聳聽”;都含有“使人聽了吃驚”的意思。不同在於:~重在“駭”字;“聳人聽聞”重在“聳”字;“危言聳聽”則重在“言”字。

[例句]

①報紙登了壹條~的消息;某地不法商販用工業酒精制酒而致多人中毒。

②新聞媒介披露了這同壹天同幢樓裏發生了兩起兇殺搶劫案;真是~啊!

[英譯] astounding;appalling

[成語故事]

隋煬帝楊廣時,著作郎(官名)王劭常用壹些荒誕言論取悅皇帝。他曾謊報說:有人抓了壹只烏龜,它的腹部有“天下楊興”四個字,預示著楊家江山興旺長久。當皇後死時,王劭又說:皇後原是菩薩轉生,她現在只是回到天上去……他這些“駭人視聽”的奇談怪論雖然遭到有識之士的鄙棄,卻得到楊廣的歡心。這樣,王劭在著作郎的位置上坐了將近二十年。“駭人視聽”現寫為“駭人聽聞”。

聳人聽聞

sǒng rén tīng wén

[釋義] 聳:引起註意;使人吃驚。指故意誇大事實或作過於激動的表情;使人聽到或看了感到震驚。

[語出] 清·惲敬《雜記》:“豫章大鎮;或書有不可達者;故托辭為此;抑為州將者;以此聳人聽聞;豫絕系援;皆未可知。”

[正音] 聳;不能讀作“cǒnɡ”。

[辨形] 聳;不能寫作“叢”。

[近義] 駭人聽聞 危言聳聽

[反義] 本來面目 不偏不倚

[用法] 用作貶義。用來指惡意的誇張或說驚奇的話。壹般作謂語、定語。

[結構] 偏正式。

[辨析] ~與“駭人聽聞”區別在於:~偏重於“聳”;指讓人震驚;壹般指不符實際的事情;“駭人聽聞”偏重於“駭”;指讓人害怕;多指兇殘的壞事。

[例句]

①這種人專愛傳播那些~的消息。

②許多資產階級報紙為了推廣銷路;經常刊登壹些~的消息;吸引讀者。

[英譯] sensation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