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是能夠辛勤地為國家效力,能夠節儉持家。
克勤於邦,克儉於家:意謂能夠辛勤地為國家效力,能夠節儉持家。成語“克勤克儉”源於此,意思是既能勤勞,又能節儉。後也用作“勤儉建國,勤儉持家”。克:能夠。邦:古代諸侯封國之稱,後指國家。儉:節儉。
出處:《尚書·大禹謨》,“禹!降水儆予,成允成功,惟汝賢。克勤於邦,克儉於家,不自滿假,惟汝賢。”
譯文:妳完成了治水大業,為國家大事不辭辛勞,而居家生活卻樸素節儉;妳不自我滿足,不虛誇。
近義詞:克勤克儉
拼音:kè qín kè jiǎn
釋義:克: 能夠; 意思是既能勤勞,又能節儉。
用法:作謂語、賓語、定語;指勤儉。
出處:《尚書·大禹謨》:“克勤於邦,克儉於家。”(能夠辛勤地為國家效力,能夠節儉持家)
成語故事:堯帝時期,黃河經常發洪水,堯帝派鯀治水九年沒有成效。舜帝派鯀的兒子禹去治水,禹告別新婚四天的妻子踏上治水的征途,治水13年,曾3次路過家門而不回,終於取得了成就。舜認為禹克勤克儉地為人民服務,於是就讓位給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