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紅:哀鳴的鴻雁;全完了;到處都是。野外:田野,郊區。比喻饑寒交迫的災民。比喻在天災人禍中到處都是流離失所、呻吟和尖叫的饑民。
西周時,任用榮為貴人,對內殘酷剝削,瘋狂聚斂財富,百姓苦不堪言,哀鴻遍野。派吳偉去監督人民的言行,使人民人心惶惶。憤怒的人們奮起反抗,趕走了周厲王。周宣王登基的時候,領著貴族們在郊區轉悠,看到的是“大雁飛來,哀鳴不已”的恐怖。
原詩中的“哇”字,常用來形容哭喊、饑餓的嘈雜聲音,如“饑食”。
擴展數據:
詞語辨析
語法主謂形式;As謂語、定語和從句;
梁青啟超《新羅馬》:“唉,我記得歷史上羅馬是多麽繁華,今天卻是滿目悲涼,春燕有去無回,滿眼哀愁。”
清·唐彬《綏修兩城秋災略》:“今春賣兒賣女者,無所失,故各處哀鳴歌。”
劉《第二個太陽》第二章:“這是我們的祖國,這是我們的土地,滿目瘡痍,滿目瘡痍!”
《峻青誌》:“他們親眼目睹了千裏之外、遍地哀鴻的悲慘景象。""
《海南日報-兩市哀鴻遍野》:跌停個股多達48只,可謂哀鴻遍野!
在舊社會,每當發生水災和戰爭,人們被迫四處逃亡,壹片淒涼。
百度百科-悲傷無處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