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聞不問 拼音 bù wén bù wèn 簡拼 bwbw 近義詞 漠不關心、置若罔聞 反義詞 有求必應、滿腔熱忱、急人之急 感情色彩 褒義詞 成語結構 聯合式 成語解釋 聞:聽。不聽也不問。形容對事情不關心,不過問 成語出處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首回:“(唐明皇)除了選色征歌之外,壹概付之不聞不問。” 成語用法 聯合式;作謂語、定語;與漠不關心連用 例子 大約這裏的環境,本非有利於病,而不能完全
不聞不問 ,也是使病纏綿之道。(《魯迅書信集·致沈雁冰》) 英文翻譯 pass over in silence <be indifferent; shut one's eyes to> 謎語 聾啞 成語故事 大觀園內只有李紈壹個寡婦,她原是賈珠的老婆,賈珠死後,她與五歲的兒子賈蘭相依為命。她出身金陵名宦家庭,知書達理,她青春喪偶後,雖處於膏粱錦繡之中,竟如槁木死灰壹般,對外界壹概不問不聞,就知道侍親養子,是壹個賢妻良母。 成語正音 不,不能讀作“bú”。 成語辯形 聞,不能寫作“間”。 成語辯析 不聞不問和“漠不關心”;都有“對事物冷淡、不關心”的意思。但不聞不問指冷淡、不關心的行動;比較具體;“漠不關心”指冷淡、不關心的態度;比較概括。 產生年代 近代 常用程度 常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