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ǔ·朱茵
出處《後漢書》:“若紫陽去漢中、三福;願將軍馬;勢均力敵。”
說明雙方實力相當。
用法主謂類型;作為謂語和定語;包含贊美
同義詞勢均力敵,實力相當,平分秋色,棋逢對手,旗鼓相當,半斤八兩,勢均力敵,各有千秋。
反義詞蒼白,互異,寡不敵眾,互異,寡不敵眾。
古代
這場籃球賽,雙方難分勝負。
匹配良好的故事
西漢末年,王莽篡位,改國號為“辛”。劉秀反對它,變得更加強大。後來當了皇帝,建立了東漢。
雖然光武帝劉秀建立了東漢政權,但邊遠地區並沒有完全統壹。公孫述占領四川,自己當皇帝。肖偉自稱是甘肅西州的將軍。肖偉和公孫述也有矛盾,雙方不斷鬥爭。所以,為了孤立公孫述,劉秀想拉攏肖偉。
有壹次,劉秀聽說肖偉打退了公孫述的進攻,馬上給肖偉寫信,表示願意與他友好,與公孫述聯合。信中說:“我忙於東征,目前實在沒有力量攻打成都和公孫述。況且我在西部的實力很弱。如果公孫述入侵漢中,甚至騷擾長安,希望得到妳軍的幫助。這樣,在西部戰場上,我就可以和公孫述平起平坐了。”後來,肖偉加入了劉秀,成為光武帝的將軍。
後來人們用“旗鼓相當”來形容雙方實力非常接近,很難分出誰高誰低。旗鼓都是古代軍隊行軍打仗時用來傳達指揮官命令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