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壹雙象牙筷看出商朝敗落
在中國古代,中醫和占蔔文化很早就知道通過觀察人的面相、耳朵、骨骼等,就會知道這個人的性格特點、個人生活相關情況。通過細微的表現,看出壹個人的性格特點,看到後續的發展結果,這就是中國文化中所稱的「全息」特性。
所以,有經驗的中醫師觀察病人的耳朵、舌頭,就可以看出他的健康狀況;相士觀察人的面相,看他的言談舉止,就可以看出他的命運以及他的脾氣秉性。由此引申出壹個成語——「見微知著」,中國歷史上,有不少見微知著的事例。
從壹雙象牙筷看出商朝敗落
三千多年前,有壹次商紂王得到壹雙象牙筷子,愛不釋手。他的叔父箕子看到之後,感嘆地說:「用象牙筷子,壹定要配上犀角雕的碗、白玉琢的杯;有了犀碗玉杯,就要盛上山珍海味才能匹配;吃了山珍海味,就想穿漂亮的衣服,乘坐華麗的車子,住更豪華的樓宇。為此,就要去遠方的國家征收珍奇異寶,也漸漸開始大興宮殿樓宇。」
從紂王使用象牙筷子的開始,箕子就看到了國家的後續發展,必然走向暴殄天物,殘害庶民。於是他勸諫紂王愛惜財物,但紂王已經聽不進去了。
箕子為紂王整日憂愁,擔心不已。後來紂王設炮烙、挖酒池、建鹿臺,搜集天下奇珍異寶。箕子沒有辦法繼續輔佐紂王,於是裝瘋為奴,鼓琴自悲。
紂王逆天而行,惹得天怒民怨。牧野之戰周武王大敗商軍,紂王兵敗自焚身亡。箕子通過壹雙象牙筷子,看到商朝走向敗落的趨勢。
從氣質面相看出叛賊
大唐開元時期,安祿山擔任範陽偏校。壹天他進宮面奏,宰相張九齡見他言行囂張跋扈,心驕氣傲,就對光祿大夫裴光庭說:「將來禍亂幽州的人必定是他。」(範陽郡位於幽州。)
後來安祿山當上平盧將軍,率領唐軍征討契丹,大敗而歸。張九齡上奏玄宗,安祿山治軍不嚴,應按軍法依法處死他;但是唐玄宗賞識胡人將領的勇猛,最後赦免了他,放他回到藩地。
張九齡身為國相,壹心為民,他擔心安祿山壹旦反叛會禍患無窮,於是再次勸諫玄宗:「安祿山狼子野心,面有叛逆之相,應當立即誅殺,以絕後患。」
但是,唐玄宗還是沒有采納張九齡的建議,最後終成社稷大患。壹場安史之亂使輝煌富庶的盛唐轉為衰落。因為兵亂,唐玄宗前往蜀地避難,那時他才想起張九齡的忠言,後悔痛哭不已。
從細微動作看出真實思想本質
明朝末年,清軍圍攻錦州。薊遼總督洪承疇奉詔救援,不料在松山戰敗,被清軍俘獲。洪承疇感念明帝知遇之恩,因而誓死不降。清軍將他關押在三官廟,他整日蓬頭垢面,漫罵清帝皇太極,連續數日滴水不進。
洪承疇不吃不喝,想以死明誌。眾人也都覺得他壹定不會投降。皇太極愛惜將才,想收洪承疇為己所用,於是派了很多人去勸降,但都沒有結果。
後來,皇太極派出範文程去勸降。範文程和洪承疇海闊天空地閑聊,聊盡古今中外天下奇聞,唯獨不提投降的事。就在這時,房梁上落下壹些灰塵,正好落在洪承疇的衣服上,洪承疇遂即彈去灰塵。
範文程看到洪承疇這個動作,就終止話題起身告辭。範文程立即去見皇太極說:「洪承疇不是以死守節之人,他連自己的衣服都如此愛惜,何況自己的身家性命?」
於是,皇太極親自到三官廟去見洪承疇。皇太極解開身上的貂皮裘衣,親自為洪承疇披上,關切地問他:「先生,您還冷嗎?」洪承疇驚訝得目瞪口呆,就這樣跪拜歸降了。
洪承疇撣衣服上的灰塵,這麽壹個不經意的小動作,讓範文程準確判定洪承疇惜命,他壹定會歸降。
(參考數據:《史記?卷三十八?宋微子世家第八》、《舊唐書?列傳第四十九》、《清史稿?卷二百三十七?列傳二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