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漢語中的壹個成語,發音寫為“lùlítóng xěn”。
含義:指不同的人或壹個團隊中的人保持著相同的思想,齊心協力,堅強有力。
典故出自古文《左傳·城主十三年》:“昨日獻穆公而被捕,齊心申誓。”同意齊新的觀點。
註:《左傳》原文寫“同心協力”,在《現代漢語詞典》第六版中修改為“同心協力”,現在應該寫成“同心協力”。
擴展數據:
《春秋》原名《左氏春秋》,漢代又稱為《左氏春秋》,漢代以後才稱為《左傳》。
相傳《左傳》是春秋末期魯人左丘明註的壹部史書,與《公羊傳》、《谷亮傳》並稱為“春秋三傳”。它是中國第壹部詳細敘述的編年史著作,也是壹部傑出的歷史散文代表作。* * *三十五卷,儒家經典之壹,十三經中最長的壹部,在《四庫全書》中被列為經典。它涵蓋的時期是從公元前722年(公元路引年)到公元前468年(魯哀公二十七年)。
主要記錄了東周前254年各國政治、經濟、軍事、外交、文化等方面的重要事件和人物。它是研究中國先秦史的珍貴文獻,也是壹部優秀的散文作品。
《左傳》中的人物和事件是根據史料編撰的,但作者在描述這些歷史人物和事件時,也表現出壹定的思想觀點和政治傾向。這種思想在倫理道德、政治主張、強調等級制度、尊卑觀念等方面與儒家思想接近。
首先,它揭示了社會變革的歷史趨勢。作者以敏銳的歷史眼光,描寫了周王室的衰落、諸侯爭霸、公職低賤、大夫兼並,展現了新舊勢力的興衰,揭示了社會變革的走向。
作者在記述歷史事件的過程中,表達了自己對歷史事件的認識和理解,站在儒家的立場上總結歷史經驗教訓,對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進行道德倫理評價,為人們提供歷史參考。
《左傳》發展了《春秋》的筆法,通過對事件過程的生動描寫和對人物言行的描寫來體現道德評價。比如莊公描述的十年“曹劌之爭”中曹劌與呂莊公的壹段對話,就通過曹劌的文字傳達了作者的思想。同時,《左傳》開創了“君子說”的新形式,在敘事中或敘事後直接引入評論,對事件或人物進行道德評價,以表明作者的態度。
其次,強調人的意義,重視人的作用。春秋時期,隨著歷史的進步和社會變革的普遍興起,神的地位逐漸下降,人的地位逐漸上升。壹些進步的政治家已經理性地認識到人在社會變革中的重要意義。
《召公十八年》記載,夏、五月氣候幹燥,導致宋、魏、陳、鄭等多國發生火災。鄭主張以珍寶祭祀神靈,祈求保佑。子叔也認為寶物具有“保民”、“救國”的作用,而鄭祥子則提出“天遠人近”的觀點,認為人事問題不是“天”所能解決的。
結果鄭沒有祭祀,也因為加強了對人的管理,沒有再發生火災。《桓公六年錄》中,同國大夫季梁說:“夫民也,神之主也,聖王先成民,後獻身於神。”莊公三十二年,記載周博士曰:“國將興邦,聽民;將死,聽天由命。”這些記載清楚地表明,在天人關系中,《左傳》更強調人的意義。
《左傳》也註重揭露醜惡,歌頌美善。作者本著“不藏惡”的態度,記錄和描寫了統治階級內部勾心鬥角、爭權奪利、自相殘殺的矛盾,貴族們腐朽無恥的生活,以及他們虛偽奸詐、貪婪殘忍的性格。
弓玄第二年,記載“晉靈公非君子”,寫晉靈公非君子,橫行霸道。他為了取樂從高臺上開槍打人,僅僅因為對熊掌不熟就殺了廚師,最終導致晉國政治災難。
《左傳》更註重歌頌美與善,描寫了許多人物不顧個人安危,奔赴困難的感人故事,歌頌了他們的愛國情懷。
如公三十三年的戰績,“弦高而師高”,為鄭國贏得了主動,使進攻者不敢輕舉妄動;丁公四年,吳軍入郢,沈哭,動秦愛公,於是起兵擊退吳軍,救楚。在齊魯會師的十年間,孔子用智慧、勇敢和禮儀保護了瀘定公,收復了被晉國占領的魯國邊陲重鎮,打擊了的囂張氣焰。
參考資料:
百度百科-左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