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語言學中還有隱喻和明喻。可以參考以下內容:
明喻和隱喻
修辭是所有語言中增強表達效果,使表達更加生動的最常用手段之壹。隱喻作為壹種修辭方法,以其簡潔、貼切、生動、含蓄的特點受到各界人士的青睞,在我們日常生活中使用的成語、諺語中也經常可以看到它的影子。
隱喻不僅是壹種重要的修辭手段,在某種程度上也是壹種文化載體,反映了語言所承載的文化特征。英漢文化的異質性反映在隱喻上,這就形成了交流的障礙。中國人喜歡用自己的思維習慣去理解外來的隱喻,所以歧義和誤解在所難免,交流失敗在所難免。因此,正確理解隱喻,恰當地傳達作者/說話人的意圖是關鍵。本文試圖從語用學的基本關聯理論的角度來探討這壹問題,以達到翻譯對等。
第壹,明喻(Simile)
明喻是壹種修辭手段,其中像as或like這樣的詞通常用於連接兩個具有某些特征的不同事物。明喻的表達方式是:A像b。
我的心像壹只歌唱的小鳥。(我的心像壹只歌唱的小鳥。)
2.哦,我的愛人像壹朵紅紅的玫瑰,
那是六月新長出的;
3.哦,我的愛就像旋律,
那是悅耳的曲調。
蘇格蘭詩人羅伯特?在《紅玫瑰》這首詩中,伯恩斯從外貌的描寫轉向了對愛人自然和諧之美的描寫。在這裏,詩人用了兩個明喻為讀者提供了壹幅深情的畫面。這位美麗的蘇格蘭女孩有著花的美麗和音樂的甜美。
軍隊和人民就像魚和水壹樣不可分割。)
5.很難說服他,他非常固執
他非常固執,很難說服他。)這裏我們用mule來形容壹個固執的人。
說甲如乙,就是說本體如車。
比喻詞:本體、喻體、比喻詞都有出現,可以明顯看出是比喻詞:“像……”、“像……”、“像……”和“像……”。
二、隱喻(比喻)
和明喻壹樣,隱喻是兩個不同類對象之間的隱喻。區別在於:明喻把本體和喻體描述為相似,而隱喻只是把它們描述為壹致;明喻使用“比喻性的詞語”,而隱喻則不用。例如,在
新聞是刺進他心臟的匕首。這個消息對他來說是壹把匕首..(比喻)
喬像獅子壹樣煩惱。喬在戰鬥中是壹頭雄獅。(比喻)
由於它沒有直接提出本體與隱喻的比較,而是通過人們熟悉的形象、特征、動作或哲理,巧妙地暗示人們不熟悉或難以把握的對象,所以表面上看起來不像隱喻,實際上是在暗處做了壹個比喻,而且往往是比明喻更接近的比喻,也叫“壓縮明喻”。它的意思是隱含的,需要根據上下文來理解。比如J.T .亞當斯有壹句名言:錢是相機裏的鏡頭。為什麽錢是相機的鏡頭?很難理解。經過分析,我們很容易發現兩者有相似之處:相機的鏡頭可以反映壹個人不同的面孔,金錢可以檢驗壹個人不同的品質,所以。
英漢隱喻的比較:
人類有大量的生活經歷和感受,這使得不同的文化在修辭上有大量的重疊。同時,由於不同的自然環境、社會文化背景和風俗習慣,受不同民族的影響而衍生出不同的思維方式和推理方式,會導致其語言中產生不同的聯想,使其隱喻豐富多彩,獨具特色。英漢隱喻的異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同樣的載體,同樣的意義。
隱喻的心理基礎是對世界萬物的壹些共同特征的聯想。通過比較,我們會發現英漢隱喻有許多驚人的相似之處,如綿羊代表溫順,鋼鐵代表堅定,狐貍代表狡猾,猴子代表敏捷,玫瑰代表甜蜜。很多成語和成語中的比喻,根本就是不謀而合。它們不僅有相同和非常相似的意象,而且有相同的意義或隱含的意義。比如,燒自己的船;;隔墻有耳,隔墻有耳;混水摸魚;;潑涼水,肉中刺,肉中刺等。
對於英國人來說,狗不僅可以用來看門或打獵,還可以作為伴侶和寵物。所以英國人普遍對狗有好感,常被用來比喻人的生活。例如:幸運兒,頭號狗,狗累了,每個狗有他的。
第壹天.中國人雖然有養狗的習慣,但心理上普遍對這種動物有厭惡和鄙視,常用來形容和比較壞人。例如,壹只狗跳過壹堵墻。在中國,人們把貓頭鷹視為厄運的象征,但在英國,貓頭鷹被視為智慧的象征。中國人視“龍”為吉祥之神,具有不可思議的力量,從而成為至高無上的帝王的象征,甚至視之為光明的未來,“夢想成功”。然而,英國和美國把“龍”視為兇猛的怪物。還有壹句話叫“中國是壹塊肥肉,誰都想吃。”英語中也有“肥肉”這個詞,但英美人很難理解為什麽比肥肉和瘦肉好吃。
2.不同的交通工具有相同的意義。
中國人經常用“老鼠”來比喻懦弱,而以英語為母語的人則把雞、兔比作“膽小鬼、膽小鬼”。“豬”在漢語中的意思是“愚蠢和笨拙”,但在英語中,“豬”的形象被鵝所取代。以英語為母語的人會用馬來形容某人很強壯;而且我們在這個題目裏絕對不會用馬,而是用牛來比喻。“牛毛”在漢語中是多種含義的隱喻。按照英國人的聯想習慣,他們把很多東西描述成我們極其陌生的東西——黑莓。英語中獅子的聯想意義和漢語中獅子和老虎、母老虎的聯想意義是壹樣的。中文壹石二鳥,英文壹石二鳥。中文裏山無老虎,猴子稱大王。在盲人的國度裏,英語中用的是獨眼龍為王。
3.車輛是空的,我還有別的東西。
所謂文化差距。換句話說,有些聲明或行為是壹個國家的,而不是其他國家的。中國有壹些說法是外國沒有的:我們用“四面楚歌”來比喻孤立,而英國人沒有這個歷史故事,也沒有這個比喻。相反,英語中有壹個“遭遇滑鐵盧”來形容慘敗,這樣的比喻在漢語中不可能出現,但漢語中有壹個“去麥城”的比喻。
只有通過兩種語言、兩種文化的對比,才能直接翻譯出原意,而不是直譯。只有通過兩種語言和文化的對比,才能保證原文和譯文的對等。同時,只有通過不同程度的努力,根據話語提供的詞語信息、邏輯信息和百科信息,才能在推理中選擇最合適的語境,獲得話語與語境的最佳關聯,從而正確認知和理解。
(以上內容來自英語好教育網)